后发赶超贵州之变
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大数据展示中心。欧东衢摄/本刊
“贵州能在五年内将贫困率从30%降到8%,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借助电子商务把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世界银行行长金墉用贵州的实践,点赞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11月初,世界银行考察团来到贵州。从决战脱贫攻坚到发展数字经济,乃至成为世界的大数据中心,在世界银行的专家们看来,“贵州有许多成功范例,可以将可复制的、可借鉴的发展模式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造福更多人,推动全球减贫和发展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曾长期被贴上“三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和“两语”(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标签的贵州,在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连续31个季度经济增速位列全国前三。
交通之变:跨越天堑启通途
9月底,一辆满载铝矾土的79788次列车从贵阳南站改貌物流中心发车,驶向广西钦州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黔桂”铁海联运测试班列成功发运。
“‘陆海新通道’进一步拉近了贵州与世界的距离,贵州产品出海时间可缩短3至4天。”贵州省商务厅口岸一处处长杨明凤说,长期以来,直通海外、境外的物流大通道的缺失束缚了贵州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随着“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深入推进,将有更多的贵州产品走向世界。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余米,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外界常用“地无三里平”来描述这个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黔道难行一度是制约贵州发展的最大瓶颈。
交通于贵州,是“一通百通”的基础性支撑因素。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贵州多管齐下,加快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高铁里程实现“零”的突破,如今铁路出省通道达到14个,形成贵阳至周边省会城市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2至8小时高铁交通圈;
2015年,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如今高速公路里程由2011年底的2023公里增至5800公里,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17个;
2015年,北入长江的乌江高等级航道实现通航,2018年“陆海新通道”开行测试班列;
2017年,茅台机场通航,贵州实现通航机场市(州)全覆盖,形成“一枢纽十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2018年贵阳—莫斯科直飞洲际航线开通,国际航线达到24条。
大道已出省,黔道不再难。作为全国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已经成为西南联结华中华南交通枢纽、西部地区“一带一路”重要陆海连接线、长江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中间带。
大动脉通了,毛细血管也活了。2017年,贵州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以前‘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泥水路’变成了干净的水泥路,以前去省城贵阳按天数算,现在按小时算。”
交通困难,一难变万难;交通改变,一变带万变。便捷的交通为贵州带来了人流、物流,带来了发展机遇。
2011年到2017年,贵州民航旅客吞吐量从747万人次提升至2457.65万人次,货物运输量从4.4亿吨增至9.4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从1059亿吨公里上升至1544亿吨公里。
“从‘飞鸟不通’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贵州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认为,交通条件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成为过去几年贵州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因素,还将是未来几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
产业之变:无中生有探新路
“贵州”,虽名为“贵”,但在史料记载、外界眼中,贵州最“醒目”的标签是“穷”——人无三分银。
直到21世纪初,贵州的“穷”仍未改观。2009年,贵州省GDP仅占全国的百分之一,人均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多项核心经济指标在全国挂末倒数。
然而,贵州的“穷”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富饶的贫困”。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的贵州,煤炭探明储量超过江南十省之和,中国磷都、中国汞都也都在贵州。
贵州经济长期挂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一产是“糊口农业”,二产“一煤独大”,三产起步晚、底子薄。
近年来,贵州统筹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着力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三块短板”,做强贵州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在稳住传统产业的同时,加速培育新兴产业。
如何找到逆转的突破口,贵州顺应时代趋势,发挥比较优势,敢于无中生有,摆脱对能矿资源的过度依赖,培育和发展具有领先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贵州大数据发展历程中,位于贵阳互联网金融特区大厦里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具有标志性意义。目前,交易所在全国有近4000家会员企业,已接入225家优质数据源,经过脱敏脱密,150PB的数据、涵盖30多个领域的近20000个数据产品可在此定价交易。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贵州大数据相关企业从2013年的不足1000家增长至8500多家,不仅吸引了苹果、高通、微软等世界知名企业,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百度、京东等全国大数据、互联网领军企业扎根贵州,货车帮、白山云、朗玛信息、易鲸捷、华芯通等一大批本土企业也快速成长。
目前,贵州纳入省大数据局监测调度的亿元以上大数据领域重大项目已达229个。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贵州大数据重大项目建设正呈现“结构趋优”的特点。
大数据正成为贵州经济新的增长点,也为贵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贵州在过去两年先后开展了“千企改造”工程·大数据专项行动和“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今年前三季度,贵州有1513户企业启动实施了技术改造,涉及项目1691个,累计完成投资1330亿元。
在刚刚完成机械化智能化改造的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平台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各系统数据实时传输显示到大屏幕上,对井下情况一目了然,基本实现了辅助系统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智能化。
公司董事长孙守义算了一笔账,改造完成后,矿井的综采队由原来的85人减少到49人,每年节约人工费用440万元,日产量由过去的1900吨提升至2800吨,生产效率提高47%;7个子系统运行后,现场值守人员由原来的74人减少到21人,每年节约人工费用380万元。
“千企改造”“万企融合”提升了贵州传统行业竞争力,大数据这棵“智慧树”已成为越来越多实体经济企业的“摇钱树”。前三季度,贵州煤电烟酒四大支柱产业平稳增长,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70%,稳住了工业发展基本盘。
“新的在补旧的,旧的也在脱胎换骨”。陈少波认为,贵州这几年之所以能够“持续高速不失速”,是因为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把握住了平衡。
弯道取直、后发先至。2018年前三季度,贵州经济增长9%,增速位列全国第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2011年以来,贵州经济增速已连续31个季度位居全国前三,经济总量也从倒数跃升至全国第23位。
陈少波认为,贵州经济发展呈现贫困人口加速“变少”、经济总量加快“变大”、经济结构不断“变优”、发展动力不断“变强”、优质供给不断“变多”、发展质量持续“变好”、经济效益持续“变好”、人民生活持续“变好”的良好局面。
生态之变:山清水秀得先机
“90后”的王婷婷是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人,虽然家乡山清水秀,但祖祖辈辈却只是务农,没有找到其他适合发展的产业。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身为长女的她初中便辍学外出打工。
2012年,王婷婷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养牛。虽然经济效益不错,但因养牛对环境污染较大,经常有环保部门来检查。2017年初,当地被划为赤水河水源保护区之后,王婷婷更发愁了:未来该怎么办?
和朋友商量后,王婷婷决定养石蛙。石蛙既不破坏生态,又有较高经济效益,属于高端品种,但对环境、食物等很挑剔,当地植被茂密、泉眼无数,良好的生态非常适合养殖石蛙。
通过销售蛙苗及成品蛙,王婷婷和朋友投资的石蛙养殖基地2018年已收入20多万元,预计到2020年,成品蛙将达到100万只,全部投放市场后“钱”景可观。
长久以来,贵州原始、天然的自然风貌被当作赶不走贫困的“注脚”。这些年,贵州人逐渐认识到,绿水青山和得天独厚的凉爽气候,正是大自然赠予贵州的无价宝藏。
“过去大家觉得贵州山多、阴雨天多,做生意都不愿去。今天来看,这些缺点反而成了大数据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2018年9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如此点赞贵州。
选址于贵州贵安新区的腾讯公司七星数据中心,就在两座山体之中,交通不便,反而让它安全隐蔽;阴雨天多,带来周边水电资源丰富;山洞温度较低,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天无三日晴”,成为贵州吸引众多知名大数据企业的优势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贵州正成为现实。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正以更加务实的行动和举措保护天蓝、地绿、水清,让更多的“绿色红利”惠及于民——
贵州省在清镇市较早成立了环境保护法庭,专门受理生态环境保护案件,并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
贵州实施赤水河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划定水资源管理红线等,6年多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350多万亩,赤水河80%河段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过去五年,贵州共推进13项相关改革,五级河长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干部问责、排污权有偿使用、污染第三方治理等举措,引领全国生态文明改革之先。
今年7月初,在第42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贵州梵净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贵州已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2016年,贵州入选《纽约时报》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
绿色,是多彩贵州最亮丽的“底色”。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向守都说,贵州的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底的42.5%提高到2017年底的55.3%。据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贵州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7%,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汪文学说,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贵州省旅游业持续呈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2017年全省接待游客量5.31亿人次和7.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028亿元和7117亿元,年同比增长均在40%以上。
精神之变:冲出洼地筑高地
位于贵阳市东部扶风山麓上的阳明祠,是为了纪念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而建。在王阳明所处的明代,地处西南的贵州是“蛮夷、未开化之地”,而近代以来,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成了外界眼里贵州的标签,贫穷、落后、不思进取似乎成了贵州人的代名词。
“我们不能一直垫底,也要奋力攀高,只要构筑‘精神高地’,就能冲出‘经济洼地’。”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
在贵州桐梓县,大大小小的脱贫攻坚会之前,一首歌唱扶贫一线干部的歌曲——《真情洒满扶贫路》都会响起。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贵州省直部门在桐梓的挂职干部丁盛。
“全县5000多名干部,几乎全部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吃住都在村里,白天他们带领群众修房、修路、修沟渠,晚上开群众会,走村串户。”丁盛说,他不由得写了这首歌,为扶贫干部们点赞、鼓劲。
2018年9月,贵州省政府宣布,桐梓等14个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治穷先治懒。在贵州许多乡镇,一进政府大楼都能看到,墙上贴着脱贫攻坚作战图,挂着脱贫倒计时表;有些女同志背着年幼的孩子加班加点;有些基层扶贫干部通宵达旦地工作,几个月回不了一趟家……
扶贫先扶志。丹寨县制定了以“懒转勤、勤转能、能转富”为主要内容的“三转套餐”,并在全县推广,扬武镇洋浪村通过村规民约,让大家一起来监督,激发“懒汉”们主动脱贫的积极性。
“脱贫攻坚过程中,干部辛苦指数非常高,像拧紧的螺丝一样。”贵州首个脱贫出列的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说,“脱贫攻坚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困难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也锻炼培养了一批干部。”
他的话,代表了贵州数万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上的干部的心声。
作为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总攻绝对贫困,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场战役接着一场战役打,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攻”,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截至2017年底,贵州贫困人口从2011年底的1149万减至270余万,贫困发生率从33%降至8%。减贫的背后,不仅是只争朝夕的苦干实干,更有着开放、包容的发展心态和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贵州精神。
跨贵州、湖南两省的贵州铜仁凤凰机场,两省共建共享并跨省命名,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此举也实现了“张家界-凤凰-梵净山”资源、客源、信息、市场共享,打造黔东湘西旅游“金三角”;
贵州采用世界银行《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指标体系对省级及9个市(州)、88个县(市、区)营商环境进行第三方评估,是全国少数、西部第一个主动对标国际公认的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标准开展第三方评估的省份;
“贵州自2006年召开第一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12年,成为贵州旅游品牌,全省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也坚持7年多了,现在市、县一级也自发举办观摩会,帮助干部们开眼界、涨自信。”贵州省改革办秘书处处长梁小江说。
完善增比进位的业绩激励机制,强化项目观摩的实地考核办法,增强内生动力,聚集外部要素,确保实现高于全国、高于西部的发展速度。在“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贵州精神激励下,贵州正视自身的不足和优势,着力补齐“短板”、做长“长板”,认准路干、铆足劲拼,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经受各种严峻考验,将贵州的“朋友圈”越做越大。(采写记者:李银 王丽 潘德鑫 李惊亚)
[责任编辑: 刘昌馀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