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水根:小锤敲开致富门
吴水根在制作银饰。
清晨,在鸡鸣犬吠的交织声中,台江县施洞镇岗党略村的塘龙寨陆续传来了一阵阵叮叮当当的响声,十分清脆。
吴水根的每一天,都是从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开始的。生长于塘龙寨的吴水根今年51岁,从1983年接过父辈的银匠铁锤开始,每天六时起床,直到第二天凌晨一时收工,数十载雷打不动,每年加工制作平均用掉200多斤银子。
吴水根的工作室,看上去非常简陋,堆满了精细入微的拉丝银饰半成品。
在黔东南,苗族各支系银饰服饰各有特色,而施洞银饰以“拉丝”闻名。“拉丝”是基本功,最是费力、费神、见功夫。
“拉丝,需要把银条拉成毫米级的银丝,而这需要经过至少30次的牵拉,力度、精准度全凭双手控制。”吴水根介绍说。拉丝完成,再通过细小的银丝和一把小镊子进行创作,一只宽度仅为两厘米的手镯,可由“蝴蝶妈妈”、“吉灵鸟”等图案连缀而成。编制图案的每一步,都需要十分地小心。“编制”完成之后就是“焊”。在小蝴蝶直径不过三毫米的圆脑袋上,还要缀上两粒小银珠作为“眼睛”,焊粉多一分、少一点都不行,必须精准到毫厘。“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部件,就要花上几个小时,眼睛常常刺痛得冒眼泪。”吴水根说道。
吴水根数十载潜心钻研、精敲细打,工艺炉火纯青,他拉出来的作品,纹路紧密细腻、造型流畅雅致。凭借精湛的技术和考究的工艺,吴水根成为施洞群众眼中的银匠大师。这些年,他作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表传承人,多次受邀到海外和省外进行银饰加工现场表演等活动。为苗族银饰打下了很好的口碑,打开了市场、打响了知名度。
“每次出去,不仅是介绍自己的作品,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吴水根说,每次外出交流,遇到精致的作品,他都会马上用手机拍下来,或者用图纸画下来,然后不断请教工艺。
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到后来的上门定做,再到如今的闯市场、创品牌,吴水根从塘龙寨家乡父老身上穿戴的银饰做起,一步步走出了大山。收益也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几万元,到现在的年加工纯收入近30万元,吴水根成了村子里“先富起来的人”。
致富后的吴水根认准一个理:“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有一次在山东济南展示,一位企业老板开出诱人条件,极力挽留他在山东发展,但吴水根婉言拒绝了,他说:“我在家乡就是一个品牌,我要用品牌为当地老百姓致富。”
而今,吴水根有几重身份: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脸上镌刻着朴实的笑容;他是村子里的“银饰工匠大师”,带着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银饰艺术品,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他是中共党员和人大代表,时刻想着怎样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按照传统,苗族银饰工艺是传内不传外。但吴水根却打破约定俗成的规定,对外招收徒弟,并把银饰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村民。
目前,第一批徒弟已步入银饰加工行业,由于师傅的倾囊相授和自己的勤奋好学,学徒在银饰加工业也已小有名气,平均每户年销售额达15万元,利润7-8万元。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徒弟,后来,徒弟们又成了致富“金种子”,又带动致富了一批人。通过这样的师带徒,施洞镇从事银饰加工的村民也壮大到了300多人。
对每一批徒弟,吴水根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作为一名银匠,就要有工匠精神。通过诚信和工匠精神,为每一位顾客打造出超出他们预期的作品。每一根银丝、每一个镂空,都要把它做得更精细、更完美,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把它发扬光大。
一把小锤,在这个小村敲了千年。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像吴水根一样,坚守民族文化、坚持工匠精神,在银色世界里演绎出更加精彩的故事。
[责任编辑: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