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加

14.03.2015  17:4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云南要如何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和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们展开了热议。

教育和卫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对教育、卫生的投入力度。结合云南的实际,许虹代表建议应该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入手来发展教育卫生事业。

【录音】:有关部门应该围绕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集中使用政策、财力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卫生岗位提高在岗的人才数量,要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国家有关农村教师、医生培养、西部人才开发项目要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逐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人才、卫生人才、农技人才的工资待遇。

曾华委员【录音】:目前教育面临着问题,一个是教育要做到公平,特别是对农村的教育要大力支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使他们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对现有的教育有质量提升,包括教育的结构调整,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要并重,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

代表委员们认为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更好的促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加。

何春委员【录音】:目前,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和能力比较弱,要加大基层,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一方面是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配齐配强相应的人员,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满足服务基层群众的需要。

2009年,云南省共核实鉴定1800万平米的农村低级危房,经过对年的努力,到去年已经完成拆除重建1500多万平米。何金平代表建议,国家应继续加大对云南校安工程的支持力度,全面完成农村低级危房拆除重建。

【录音】:“低级危房多一天存在,我们的师生就多一天危险。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云南校安工程的支持力度,按照之前的方式、标准,在2015年千方百计支持云南把剩余的260多万平米的低级危房拆除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