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绿色”农业,面源污染要如何防治?

17.04.2015  14:22

据报道,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本应绿色、健康的农业,为何反成污染“帮凶”?如何破农业面源污染,还大地一个天然清爽的面目?

【现状】

化肥农药用量世界第一 农业已超工业成最大面源污染产业

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农业面源污染量大类多、分布广,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说。

西北干旱地区:农膜污染问题、白色污染问题突出

中东部地区: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南方地区:农业畜禽粪污污染问题突出

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特点是隐藏性、长期性和分散性,是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产生的,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专家称,中国化肥、农药用量相当大,生产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20%,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势在必行。

重金属污染成农产品质量“隐形杀手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专家指出,“看不见”的重金属污染,正在扮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形杀手”,不仅可能影响到农田和农村周边环境,也让普通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疑虑。“除了工业废弃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会导致土壤中养分、重金属以及有毒有机物富集引起的土地污染,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说。

【防治】

一减两控三基本

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农业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为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扩大趋势,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意见》就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一控”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三基本”指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国外经验可借鉴

据美国1990年的调查评估报告显示,美国面源污染约占总污染量的2/3,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占面源污染总量的68%~83%,导致50%~70%的地面水体受污染或受影响。经过多年的有效治理控制,美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已大幅减少。据2006年统计,美国农业面源污染面积比1990年减少了65%。那么,美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呢?

一是政策措施。美国在农业污染控制方面有系统的法律框架,1936年制定第1个面源污染控制法,至今已多次进行了修订。此外,美国环保局实施了非点源污染管理计划,农业部实施了乡村清洁水计划、国家灌溉水质计划、农业水土保持计划等,还有其他国家职能部门制定的如清洁水法案,最大日负荷计划、杀虫剂实施计划等,并积极鼓励农民对农业污染进行主动性控制,对减少面源污染起到很大作用。对面源污染自愿采取防治措施者,政府将分担一部分费用;对于自愿采取其他措施的,政府给予减免税额等政策。

二是技术措施。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的替代技术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美国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上,对农民没有或只有很少补贴,主要是鼓励农民自愿采用环境友好的替代技术。对面源污染目标的管理措施包括2种类型:工程型和非工程型。工程型措施有人工湿地、植被过滤带和草地、河岸缓冲带、暴雨蓄积池和沉淀塘等;非工程型措施有免耕—少耕法、有害物质综合管理、生物废弃物的再利用等。农业部设专款支持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以减少面源污染,水土保持局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地方政府控制水土流失,内政部和环保总署则为不同规模、层次的水资源规划和非点源控制提供情报和信息。

三是其他措施。美国推出了生物农业、有机农业、再生农业、绿色农业等运行模式,在法律、技术等方面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中高毒性农药的投放。(文/吴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