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首提"双目标"考核 是否意味着对央企"松绑"?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发布《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自树目标、自加压力,积极合理地确定2015年度业绩考核目标,并且首度提出“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的“双目标”办法考核央企。
“这表明国资委以往广受诟病的‘过多过细’管理思路正在发生转变,朝着以管资本为主迈出重要一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发现,在2013年、2014年同类通知中反复强调的经济增加值考核、分类考核和对标考核等,在此番通知中基本是“一笔带过”。
根据通知,对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指标,中央企业在确定基本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奋斗目标,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将一并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与国资委签订的业绩责任书。这意味着“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的具体目标值将由央企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
李锦分析说,这说明国资委对于央企的“松绑”开始显现,企业可以发展实际来确定增长目标,而不是再沿用过去下硬性增长目标、定百分比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体现国资管理管的重点不再聚焦企业具体经营,而是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
一段时间以来,来自一些层面关于国资委“管得过多过细”的批评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将国有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之举,尤其是央企在互联网引领的新经济大潮中建树不多,归咎于管理过多过严导致的企业机制僵化。
国资委主任张毅此前曾表示,要带头自我改革、自我革命,以聚焦监管内容、调整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为重点,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授权一批,下放一批,收缩一批,移交一批,把该放的坚决放到位,该给的坚决给到位,同时对该管的也要管到位。
多位国资观察人士表示,考核“松绑”体现着这一思路,双目标设置更加注重企业实际,基础目标一定要完成,而有能力的企业提升的空间更大,奖励幅度也不小,体现保基础、奖优秀的思路,引导央企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目标。
一些中央企业人士对于这些“松绑”表示欢迎。一位国资委内部人士也告诉记者,以往对于企业管理过多,监管人员自身搞得很累,而且“吃力不讨好”,该由企业自身决定的事务应该逐步放归企业。
不过,中央企业毕竟属于全民资产,管理上的“松绑”并不代表着不管,而是管理方式的转变:对于“奋斗目标”,国资委也明确了“与保增长分解目标相适应”“比基本目标高15%以上”“高于上年实际完成值”等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该管的也要管到位”,国资委此番也首度以负面清单形式提出“两个不得”:相关目标值比上年下降较多的企业,考核等级不得进入A级;利润总额目标值下降的,同口径工资总额不得增长。
有放有管,有松有紧,国资监管部门正在做出的改变值得肯定。不过,也应该看到,这些改变还只是开始,监管部门只有遵照中央要求简政放权,将不该管的交给企业和市场,将该放的放到位,该给的给到位,才能真正让企业“松绑”,切实增强企业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记者华晔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