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个聚焦”上下功夫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任务,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第十四次全国民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民政工作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这是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新时代民政工作履行初心使命的指向和要求,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民政工作的着力重点。
聚焦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民政兜底保障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越是到了脱贫攻坚的后期,民政兜底保障的任务就越艰巨、越繁重,就越需要高度聚焦,集中力量兜好底,打好最后的歼灭战。这是我们必须担负的政治责任。民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科学制定农村低保标准,确保脱贫攻坚期内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于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对于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群,采取增发低保金等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和设施改造,提升机构托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落实残疾人福利保障政策,将深度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福康工程”实施范围。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贫困地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贫困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聚焦特殊群体。 关爱低保户、特困户、孤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特殊群体,每年春节前夕都要到基层,特别是到落后地区考察,了解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 当前,全国有城乡低保对象4433万人、特困供养人员483万人、孤儿29.8万人、困难残疾人1000多万人、重度残疾人1100多万人,还有留守老人1600多万人、留守儿童697万人。这些特殊群体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距离最远,依靠自身实现小康的能力最弱,最需要政府的关怀和帮助。虽然很多民政业务越来越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但民政服务的重点仍然是低保户、特困户、孤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聚焦特殊群体,要求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困难群众,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
聚焦群众关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从延安梁家河出发,从村干部起步,到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一路走来,他都从群众关切的事情抓起。无论是在梁家河建沼气池,还是在宁德动员连家渔民上岸,他都亲自抓。总书记指示民政工作“聚焦群众关切”,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群众关切就是民政工作的号令。民政工作聚焦群众关切,一是要抓重点,抓住民政领域人民群众的操心事、麻烦事,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三是要抓持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长期任务来抓,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