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逐步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日处理达98万吨
本报讯 1月17日,记者从市创模办获悉,截至2014年底,我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2005年的16万吨提升到了98万吨,污水处理能力提高6倍多。
近年来,我市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设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立健全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全面完成现有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升级改造工程,推进下辖市、县城区及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等。2014年,我市全面启动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实施截污沟改造38.3公里;新庄二期、二桥、花溪二期等4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完成花溪一期、小河二期等7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在健全处理系统方面,通过实施BOT特许经营、出台污水处理厂建设专项方案等措施,强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相继建成金竹片区越域排污工程、花溪污水处理厂一期、白云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等项目。特别是随着日处理量25万吨的新庄一期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市污水处理能力跃上新台阶。2013年,贵阳城区排水管道总长达3517余公里,使城区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在完成现有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升级改造工程方面,通过拓宽投融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2.3亿元,推进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目前,各项工程均已建成。
在顺利完成新建污水处理工程方面,先后启动多个新建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累计投入资金11.07亿元,建成新庄二期、青山、麻堤河、花溪二期等新建污水处理厂。
在扎实推进下辖市、县城区及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方面,累计建成投运清镇市朱家河一期和二期,修文、开阳和息烽三个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清镇市站街、息烽小寨坝、花溪青岩、观山湖小箐等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
在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编制完成《贵阳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中长期规划》,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对污泥转运车进行改造,实现了城市污泥的密闭运输,有效杜绝了二次污染。 (本报记者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