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离不开的“家”

20.08.2014  09:55

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离不开的“

——贵州省加强农村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观察

    “如今农村好风光,党的政策放光芒;他为群众办实事,多年不用上余粮。”来自贵定县昌明镇的布依山歌手尽情表达党的好政策。

    把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离不开的“”。贵州省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党建20条”,大力推进农村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实现农村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供坚强保证。

    “ 村看村,户看户,老百姓看的是党员和干部”

    “村看村,户看户,老百姓看的是党员和干部。”水城县碗厂村党支部书记王兴文说,村班子、党员干部是带领全村发展的基础,要想民富就要带出一个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干部队伍。

    六盘水市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把有创业能力、兴趣相投、行业相近的党员编入相关的产业党支部和分类党小组,最大最优发挥党员作用。目前,全市建立村级党委5个,党总支13个,产业党支部221个,产业党小组2540个。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抓农村基层党建,推动农村加快发展,最终要落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上。

    第九届村“两委”换届中,贵州省把巩固农村执政基础、推进农村同步小康作为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

    制定出台“领头雁工程19条”,着力打造一大批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小康村书记”、“小康村主任”。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1000多名,有致富能手8800多名。

    黔西南州选派州四大班子领导和州直单位“一把手”,下到全州138个乡(镇、街道)担任“党(工)委名誉书记”,参与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引导乡镇党委书记转变观念、开拓视野、提高境界,强化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毕节市把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的202个村作为整顿对象,实行“一村一策”帮扶转化,整改提高。安顺市稳步推进行政村合并,采取“村+园区(基地)”、“中心村+辐射村”、“村+产业”模式创新组织设置,同步选好配齐村级组织员、宣传员、纪检员,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功能。将市县部门单位“一把手”选派到对口帮促村任“第一书记”,有效解决过去帮扶工作不持续、力度弱、资源散等问题。

    铜仁市在农村党员中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做好政策宣讲、矛盾调处、帮办实事、收集民意等工作。

    黔南州大力开展民情、乡情、亲情“三情村官”选聘工作,集聚人才效应、发挥能人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合力。目前,帮助争取项目资金1.74亿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185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