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侗寨“七夕”秀“非遗”[图]

05.08.2014  20:07

龙道学夫妇正在使用传统古法榨油。

  8月2日,笔者沿全省最大的农田水利灌溉枢纽工程--天柱县鱼塘水库弯曲库区公路,刚进入坪地镇的山坳处,阵阵唢呐声伴随着悠扬的侗歌从山寨里传来,同事猜测:“阳寨村‘七夕’节已经开始了。

    走进阳寨村,只见一对对男女老少身着侗族服饰,在尽显古寨沧桑的木楼前的院子里吹着唢呐,打着锣鼓,唱着侗歌,一个个民族风情浓重的表演,吸引数千民众。

    在龙道学家,随着一声一声木锤的打榨,浓郁的油香扑面而来。这是一间难得一见的不足100平方米的老榨油坊,黝黑的墙壁、陈旧的工具无不透露出它的历史。今天,榨油坊里里外外挤满了抢先观看传统榨油的游客,他们有的用CD录像,有的用相机或手机照相,有的更索性地与谈起生意,买起刚榨出的菜籽油来。

    今年65岁的龙道学夫妇,自从传承父辈传统榨油技艺后,几十年来一直沿用水动力木质水车、木质碾盘,用木锤打榨提炼菜籽油和茶籽油。这是该县唯一一家保存完好,并且一直还使用的传统榨油坊,是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当天,阳寨“七夕”民族节的亮点还有纺纱织布、推磨磨浆、打糍粑、碓舂稻米等多项“非遗”展示交相辉映,为活动聚集了人气,吸纳了财气。

    阳寨村是天柱县侗族聚居的村寨,侗族文化极富于特色,为抢占文化高地,3年前,便启动了包括古法榨油、土布纺织在内的五项申报文化遗产工作。通过“申遗”,抓好地域文化 、乡土文化的发掘和整理工作,延伸保护好一批境内古遗址、古建筑、古民居和古树木。(唐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