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贾康:富豪按所有收入缴个税

09.03.2015  15:03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接受京华时报专访,就房产税、环境税、个税起征点等问题做出详细解读。贾康认为,房产税可能会在2017年两会审议通过后执行。此外,针对中国人海外购物激增现象,贾康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海外购物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单纯降低关税并不能使外国品牌商品价格下降。

  京华时报记者平亦凡

  谈个税

  中国个税发展略带畸形

  京华时报:您认为个税起征点是否应提高?

  贾康:曾经排名中国首富的一位企业家曾反复提过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其实一个税制有很多变量,要通盘考虑、合理设计,只抓住一个变量就说这个变量决定一切是不科学的态度。现在交个税的人很少,只有2800万人,占整个人口总数的不到2%。这就说明个税已经相当边缘化了,如果再提高起征点,还有多少人能交税呢?如果说得直率一点,现在中国个税的发展已经明显不健康,甚至带点畸形特征了。

  京华时报:您认为个人所得税应该如何改革?

  贾康:走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道路,突出综合的特征。这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下一步一旦要动,就必须把“综合”体现出来,把工薪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在一起,都覆盖进入超额累进机制中去。这样做就可以解决一些富豪不给自己开工资就不用交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现有体制下,超额累进机制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如果一旦个税覆盖所有收入,大富豪们肯定都会被征收最高一档45%的边际税率,这样就合理多了。

  谈环境税

  消费者或担部分环境税

  京华时报:环境税与现行环保收费不同吗?

  贾康:现在主要是收排污费,收费的强制力不够,管理上也不像税收有规范的管理队伍,讨价还价的空间很大。费改税之后,强制力就会加强,也有惩治措施。此外,收税毕竟有一支强有力的税收队伍,征税的覆盖面更大、更有效。

  京华时报:环境税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吗?

  贾康:有可能会向消费者推导。企业在竞争过程中比拼谁更能取

  得市场份额就是要看谁的节能降耗性价比更好,但不可能由前面的环节把环境税完全消化掉,传导给消费者也是正常的。政府要掌握的是,如果有最终落在消费品上的表现,比如说水、电价格上涨,要及时适度地提高低保标准。低保标准提高了,可以保证低收入人群实际收入水平不下降,剩下的人就没问题了,中产以上的人群能够适应比价关系的变化,调节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这样整个社会生活就更低碳化了,实际上就是大家一起减少雾霾。

  谈房产税

  房产税征收方案存争议

  京华时报:房产税征收是否已经形成方案?

  贾康:目前房地产税是按面积征还是按套数征是有争议的,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社科院的方案是,限定人均40平米,这么做在操作层面没有问题,但征起来会遇到一些让老百姓难以接受的状况。比如,一家三口住120平米的房子不用交税,结果出现不幸事故,孩子在车祸中身亡,父母悲痛欲绝的时候,税务官员赶到,说你们家情况变化该交房产税了。这个给我的启发是,这样征收房产税虽然法律条款可以设计得严丝合缝,征收起来也没有技术上的障碍,但如果出现上面的情况,政府就会很尴尬。

  另外一个方案是第一套房不征税,可以避免上面的情况,但是会激发离婚潮,还可能使买第一套房的人拼命买大户型。有人也说,有的人第一套房是40平米,有人是400平米,应该区别对待,所以这里面现在还有争议。但不管怎样,绝不能按照美国那样,有一平米就征一平米的税,这个方法最简单,但是在中国大家接受不了。

  京华时报:房产税如何征收才能适应国情?

  贾康:要让社会接受,应该调节有支付能力的人,只针对完全的商品房、产权房的高端人群征税,保障房则根本不在内。我想,如果中国只能选择调节高端,那么能不能宽松一点,第一套房是基本住房,不征税;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税率也可讨论能否优惠些,第三套房按照标准税率征收。但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公平,因为第一套房有平米之差,不过拥有三四百平米大房子的人毕竟是少数。

  京华时报:房产税实施会导致房价大跌吗?

  贾康:我的理解是这个税法一旦经人大审议通过就要依法执行,很可能城镇地区先执行,就是国内所有的建成区先执行,农村可能还不具备条件。至于对房价的影响,不大可能会出现房地产税一推出,所有地区房价应声而落、一落不回的现象。其实,房地产税出台之前房价可能还会有跌幅,因为会有预期调节,但是预期消化了之后,这个上扬曲线就会继续。但这个上扬曲线在有了房地产税之后会更加平缓一些,泡沫减少,也不会动不动大起大落,造成整个社会的负面效应。

  京华时报:您觉得房地产税应该何时推出?

  贾康:中央已经定了一个基调,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这已经把原则上的话说到位了。中央政治局审议批准的财税配套改革方案,要求财税体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房地产税改革要有个交代。因此,从时间表看,不应拖到2017年全国两会后,我觉得应该力争在2017年两会审议通过,然后依法执行。但是不是这样,还需拭目以待。

  谈海外购

  中国降低关税等于肥了外商

  京华时报:降低关税会使商品价格下降吗?

  贾康:拿奢侈品来说,我国的奢侈品征税对比国际来说不算高,我们比印度就低。降低关税会不会使得价格更低呢?我认为价格的主导权现在不在我们手里,而是在品牌营销的外商手里,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定价策略就是要价格更高。他们觉得中国市场已经到了这个火候,大量高收入阶层盯着这些品牌。如果中国降关税,他们也会象征性地降一点价,然后不声不响又把价格抬高上去,那降税就等于把肥水让给外商。从价格的全球布局来看,奢侈品价格最低的是在欧洲本土,香港被称为“准自由港”,但价格也会比欧洲定得高,到了中国大陆就再高一层。

  京华时报:那是不是说就没有降税空间了?

  贾康:不是。过去认为是奢侈品或者带有奢侈品特征的商品,如果慢慢大众化了,这时候应该考虑税收让一点,让中等收入阶层受益。我们过去对洗发水专门开征消费税,后来发现它已经大众化,就取消了。有些东西看着没有那么高大上,但为了调节需要也要加一道税,比如一次性木筷,因为它占用森林资源。

  京华时报:您认为国人海外购为何会激增?

  贾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海外购物只会上升不会下降。这里面也不光是价格,还有安全的考虑。比如说马桶盖,厂商说中国的也很好,但是消费者不敢买,因为鱼龙混杂,消费者自己辨认不清,但到日本买了就觉得很踏实。所以说也不是分类降关税就能解决问题。像奶粉,大家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出国买,和降不降税没太大关系,更应该考虑怎么树立品牌的安全性,那时候消费者就不会舍近求远。像是马桶盖这类的,要树立中国品牌。以前大家买电视机都是买国外的,为什么现在老百姓愿意买国产的了?因为心里踏实了。

新闻加点料

   旧闻回顾

   6000万人退出个税缴纳 2400万高收入者被死盯

  2011年9月1日起,由于新修订的个税法的施行,我国迎来了建国以来个税史上最大额度的一次减税行动。有学者认为,这次减税行动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的对高收入者个税征管的力度,并逐渐凸显个税征管“抓大放小”的特点。

   2400万中高收入工薪族将被死盯

  伴随着这次史上最大额度的减税行动,全国原来需要缴纳个税的8400万工薪大军中,有约6000万低收入工薪大军因此站到了缴纳个税的队伍以外,只剩下约2400万中高收入工薪一族必须留守“阵地”,为全国每年超3000亿元的个税收入作出贡献。

  对这2400万中高收入工薪阶层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剩下的这2400万高薪一族,恐怕会被税局盯得很紧了!”“谁在这2400万里面,谁要小心哦。”昨天,在某一业内论坛里,有网友这样说道。

  这些网友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据财政部公布,2010年,我国个税收入为4837.17亿元。按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的介绍,新修订个税法施行后,我国个税收入因此全年将减收1600亿元左右,其中,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级距带来的减收,大约是1440亿元,占2010年工薪所得个税收入的46%。

  也就是说,在此次大减税后,我国的个税收入预计会减少到约3237亿元。

  财政部2009年首次发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工薪所得项目个税收入占全部个税总收入的比重约为50%左右。

  这样算来,在此次大减税前,我国8400万工薪个税纳税人人均缴纳个税额是2879元,在此次大减税后,剩下的2400万工薪族,人均要“贡献”的个税额是6744元。

  以广东的情况看,据广东省地税局测算,以2010年为基数,新修订的个税法实施前,全省缴纳工薪项目个税的人数为1037万人,之后将降至约337万人;之前广东该项个税收入为485亿元,之后将减至351亿元。

  也就是说,新修订的个税法施行前,广东工薪个税纳税人人均缴纳个税额是4677元;在此次大减税后,人均要“贡献”个税额10415元。

  “此次减税导致个税纳税人数大幅减少,对目前包揽了许多地方税费征管任务的地税机关来说,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收入者的个税征管。”有税务部门人士这样表示。

  以广州市为例,全市原来有约413万工薪个税纳税人,在新修订的个税法实施后,这一人数减至约98万人,其中,工薪月收入超过386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仅有约2.3万人。

  由于我国目前对工薪个税多采取个税代扣代缴制度,在目前税务部门征管手段和水平不断提高后,这部分中高收入工薪一族无疑最容易成为税务部门死盯的对象。

   个税征管之网向“大头”收紧

  近来,涉税事件不断成为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

  对此,不少评论人士都指出,不论是“月饼税”、“馒头税”、“礼品税”还是房产证加名的“妻税”,这些公众话题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来的都是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公众在面对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问题时的焦虑状况,还反映了公众对税负公平的诉求。

  以个税为例,我国个税收入构成中,不仅有薪酬所得个税,还有财产转让所得个税、劳务报酬所得个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税等。

  但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个税收入中,工薪阶层所缴个税收入占全部个税总收入的比重长期以来都超过60%,近年来降低到约占50%左右,我国广大工薪一族成为缴纳个税的主力军,真正的富人并未发挥出其对个税收入应有的贡献,导致个税在我国未能起到收入分配调节的作用。

  但在富裕程度和经济发达程度远超我国的美国,近50%工薪阶层只承担了联邦个税的5%,富人阶层则承担了95%。

  应该成为纳税“大户”的高收入群体未能到位,我国个税征管手段对这一群体的弱势,无疑让广大工薪阶层极为不满。

  不过,来自财税部门的种种迹象显示,去年开始,税务部门收紧了对高收入群体的个税征管之网。

  2010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就明确规定,对我国高收入群体个税征管的力量将主要放在个人财富集结的五大经济活动领域。

  这些领域包括:财产转让所得;投资者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规模较大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别是一些报酬支付较高项目(如演艺、演讲、咨询、理财、专兼职培训等)的个人所得;外籍个人所得。

  之后,税务总局又要求各地税务部门开展个税税源摸底工作,重点监控高收入者相对集中的行业和高收入者相对集中的人群,摸清高收入行业的收入分配规律,掌握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所得来源,建立高收入者所得来源信息库,完善税收征管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目前这些工作具体成效如何,税务部门尚未公布。但从财政部门公布的数据看,似乎有些见效。

  据财政部公布,今年1-6月,在个税总收入中,对个人股权转让以及拍卖等项目征收的个税大幅增长,令财产转让所得个税同比增长高达116.1%;同期工资薪金所得个税增长幅度为34.2%。而去年1-12月,全国财产转让所得个税同比增长52.2%,工资薪金所得个税同比增长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