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家庭”贵州有三个:包括支教教师夫妇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在贵州支教
今年,妇联在全国寻找“最美家庭”。我省也开展了“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家庭”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全省干部群众发现身边“最美家庭”“孝女”“慈母”“贤妻”。经过层层推荐,我省3个家庭最终入选全国100户“最美家庭”。
1.退休后放弃安逸生活 夫妻俩在贵州山区支教九年
在贵州支教长达9年多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近日被评为2015年全国“最美家庭”,朱敏才的妻子孙丽娜在人民大会堂捧回了这块沉甸甸的奖牌。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退休后,放弃安逸的生活,从北京奔赴贵州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尖山苗寨、贵阳孟关等地,2010年夫妇俩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爬不起来时,我们就回家。”这是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刚到贵州望谟县二小支教时许下的承诺。2014年10月25日傍晚,朱敏才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两位老人的情况,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当地医生积极救治。经过治疗,朱敏才病情稳定。为了能尽早康复重返支教路,孙丽娜决定带着丈夫回京继续治疗。
省妇联副主席杨玲在北京参加全国最美家庭颁奖仪式后,来到两位老人的家里,看到朱敏才虽然还不能说话,但精神状态非常好。
孙丽娜拉着杨玲的手,感谢贵州人民对他们的关心,孙丽娜说:“9年的坚持是正确的,回到北京看病的这段时间,我们还念着贵州的孩子们。”孙丽娜表示,丈夫现在病情比较稳定,恢复健康后,他们一定会再回到贵州。
2.她将智障女儿送上特奥会冠军领奖台
吕昕烛的女儿毛毛(化名)刚出生不久,因为奶水呛到肺里引发脑缺氧,造成部分脑细胞死亡。经医院检查,毛毛的智力受损,尽管经过长时间治疗,她各方面的发育程度仍低于同龄孩子。
母亲吕昕烛没有气馁,她开始专注地收集大量资料,从美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关于智障孩子的治疗和特奥训练中获得启发,开始系统地对女儿进行感觉统合及运动训练。毛毛6岁时,吕昕烛把她送到游泳学校,教练对毛毛每次只能教一个动作,这也需要毛毛反复练习多次才能掌握,回到家里以后,吕昕烛一次次手把手地慢教女儿。年复一年,毛毛终于可以自己游了。身形瘦削的毛毛,在持续的身体锻炼下变结实了。
为提升女儿的心智,开阔她的视野,吕昕烛2006年为女儿报名参加了在哈尔滨举办的全国特奥会游泳项目比赛,孩子一举拿到了两块银牌。
参加特奥会回来后的毛毛的变化很大,开始会照顾妈妈,帮做家务事,学做简单的饭菜。毛毛更加热爱游泳锻炼,并立志要争取参加世界特奥会。母亲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孩子实现梦想。
一年后,在世界特奥会的竞技舞台上,毛毛一举夺得三枚女子游泳金牌。看到女儿第一个冲向终点,吕昕烛流泪了:“比赛获奖不是最重要的,我最欣慰的是拥有了一名身残志坚的好女儿,她用她的坚强、乐观促进了我的成长,让我明白了母爱就是不放弃,就是一种永恒的坚守”。
3.农村夫妇出力出地办文艺宣传队建文娱小广场
金沙县的杜吉芬、姬益强组成了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他们用真情、心血和汗水组建、领导的双兴村业余文艺宣传队美名远扬,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2004年8月,靠酿酒、养猪和跑运输踏上小康生活的杜吉芬夫妇萌生了组建业余文艺宣传队的想法。他们组建了平坝镇双兴村业余文艺宣传队,丈夫姬益强毛遂自荐担任了宣传队队长,直到现在。
9年来,宣传队按照“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看农民”的思路,宣传队成功地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及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创作编成小品、相声、小话剧、快板、歌舞、三句半、对口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在节假日和农村有大事小事时进行演出,共演出节目350余场(次),既给村民们带来乐趣,又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还提高了队员们的文化水平。
九年来,杜吉芬夫妻用心血和汗水写出了《赞妇女》、《计生协会是群众的贴心人》、《双兴人民换新貌》、《赞颂党的政策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人人夸》、《珍惜生命拒毒品》、《廉政建设人人颂》、《四联四帮促和谐》等文艺作品100余件。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节目,表现了农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2011年秋,杜吉芬夫妇还无偿拿出1100平方米自留地,几个孩子共同出资30余万元,修建文化娱乐小广场、宣传队排练室、服装道具室及办公室。目前,群众文化娱乐小广场已投入使用,宣传队有了自己的排练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