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结束

01.12.2014  16:30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团 赵曼 实习记者 洪文杰 报道︳摄影 李康) 11月30日上午,贵州大学第三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在我校机械工程学院327教室进行。参赛选手大部分是来自机械工程学院12级和13级的学生,部分参赛选手来自矿业学院以及电气工程学院。现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何锋、副院长赵津,原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牛鸣岐,工程实训中心老师周峥嵘担任本次竞赛主评委。

开幕式开始,领导致辞,主持人毕子健宣读比赛规则及评分细则。接着,参赛选手将事先组装好的无碳小车贴上组号标签,并放置在展示区。据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今天的比赛项目为无碳小车“S”形和“8”形两个项目,其中“S”形比赛项目有20组队伍,“8”形比赛项目有5组队伍,每组队伍由两至三人组成。除主评委老师外,比赛现场还有裁判员和助理裁判员。两个比赛项目中将产生五组队伍参加省级比赛。

比赛正式开始,参赛选手将小车拿到“8”形比赛平台上进行赛前调试,由于“8”形赛道场地存在不平稳现象,为保障比赛公平公正进行,评委老师决定将“8”形比赛项目改到工程实训中心进行。“S”形的比赛项目则仍在该教室内专门的场地进行。小车首次运行前,参赛队伍有5分钟的调试时间,再次运行的调试时间为2分钟,在两次运行中取最佳成绩。第7组的陈倩倩说:“前期准备不够,小车也没稳定好,有些部件都是临时粘起来的。并且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没涉及多少。”一段时间的比拼后,第15组队伍的小车跑出16.8米的最远距离,第18组队伍虽未在距离上取胜,却成功绕过4个障碍物。最终第19组以总分50.24米取得“s”形比赛项目第一,18组、15组分别获得第二、第三。“8”形比赛项目中获得最高分的是1组。3、5组分数相同,并列第二。

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们和相关工作人员一起拍照留念。

【责任编辑:何羽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