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开—来自大山的生态食品油

14.09.2016  11:10

 

      山茶油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山茶树生长在没有污染的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整个生长过程中不施农药、化肥等,山茶油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为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山茶油与橄榄油一样堪称宝贝。

      位于我省西南部的望谟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大山深处分布着大量的山茶树,这些宝贝花开花又谢,藏在深闺,无人问津。

      上年纪的朋友应该有这样的记忆:在烤火盆里烧上一两个红薯,不一会儿用火钳取出,香甜可口的红薯就是一顿午饭。小时候的秦昌军许是饿及了的缘故,手伸进了烤火盆,那时的望谟县郊纳乡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小昌军右手的三个手指就此粘连在一起,再没分开。

      1997年中专毕业的秦昌军怀揣致富梦,带着村民上了公路施工现场,路修完了,老板也跑了。为了付村民的工钱,他一头钻进了大山里,做最苦的伐木工,赚取一天五元的工钱,半年后,像流浪汉一样的秦昌军走出大山时,他付清了村民的工钱。蔫了的秦昌军再无致富的想法,做私立学校教师、糖果厂业务员、乡政府零时工。

      2001年,不甘寂寞的秦昌军再度创业,办沙厂、开小卖部,命运似乎总在考验他,不到半年,沙厂设备被盗,绝望的他仰天长叹。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命运是会垂青那些不屈的前行者的,借钱买拖拉机拉沙、贷款买二手中巴跑运输、从短途到跑长途,投资煤矿,开酒店,秦昌军风生水起,历经11年的不懈奋斗,年仅31岁的他成了县里的大老板。

      与很多成功人士的失落一样,有了钱的秦昌军也失去了方向。广州一个朋友的电话让他重新出发,朋友请他带些茶油,这些年跑广州、东莞,秦昌军没少给朋友带茶油,这山里的宝贝深得城里人的喜爱。望谟山茶树多,我为什么不去发展山茶油呢?卖掉煤矿、大巴车,转让酒店,他的茶油作坊开门了。

      让秦昌军没有想到是,小作坊的山茶油供不应求,扩大规模,走生态发展之路!与好朋友一合计,小作坊搬进了县里食品园区,投资四千多万的贵州芳阳特产有限公司诞生了,小时候为了红薯残了右手的他,30年后又与食品打上了交道。如现,芳阳公司有油茶原料基地20000余亩,辐射全县26个村1千余户农户近5000人,解决基地农民工务工近10万人次,这些农民不少都是精准扶贫对象。生产加工厂区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成年处理7500吨山茶籽产出1500吨成品山茶油的先进设备一套,年产值达一个亿,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 哈尔滨、浙江、福建、重庆等地。

      身为残疾人创业成功的秦昌军,在企业招聘员工时,对残疾人放宽条件,尽最大能力安置残疾人就业,120人的公司团队里有40多名残疾人,原料基地还辐射带动了不少残疾朋友,作为省、州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省残联和州残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秦昌军也在积极想办法安置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油茶全身都是宝,综合利用率可以达到100%,可开发食品油、护肤山茶油、油茶香皂、油茶洗发水等,可想而知它的附加值有多高。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山茶油项目的市场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山茶油的生产既可绿了青山,又可鼓了农民的钱袋子,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贵州大山深处满是宝贝,比如望谟,除了山茶树,还有独脚莲、穿心莲、黄草、黄柏、杜仲、首乌等珍贵植物,我们在探索残疾人精准扶贫,特别是针对大山里的扶贫对象时,是否可以充分利用山里的宝贝,让山常青,人变富?

      可以想象,当我们不离家乡,守着大山,当我们的房前屋后都是绿色,当我们充分享受着春之绿、夏之艳、秋之实、冬之雪时,那该是多么令人神往的幸福生活,我想,桃源洞里的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还有几天中秋将至,这让我想起了山茶油做的月饼,那该有多香?咽咽口水,想起了那些诱人的生态食品…

      感谢秦昌军,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山里宝贝,感谢他让我勾起了很多儿时的记忆,感谢他让我们对大山充满了敬意!秦昌军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企业家,如今,他转身重返大山,那里一定是鲜花盛开、果实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