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四代医者演绎“岑人之美”

04.12.2015  16:02

  “你问舒医生?他可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好人、能人,他给我们看病、带领我们修路、化解矛盾纠纷、维修山塘沟渠,他是我们老寨村的恩人啊!”谈起舒国龙,岑巩县水尾镇老寨村二组村民许志海这样对笔者说。

  舒国龙是岑巩县水尾镇老寨村一个侗族汉子,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卫生员,一个计生干部,为何被当地老百姓称作好人、能人、恩人,原因何在?

  采访舒国龙,他告诉笔者,在他12岁那年冬天,一家人入睡后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原来是沙当组一村民一岁半的儿子生病快要不行了,大半夜跑来请陈医生。

  陈医生叫陈发娣,是舒国龙的奶奶,当时在加敖区妇产院工作。听到叫声,陈医生匆匆批上外套,拿起拐杖,点着火把,叫上孙子舒国龙和她一起去救人。

  到了那家,男女老少哭得不成样子,孩子已停放在院子里的簸箕上。按照当地习俗,未成年孩子夭折后不能停放在屋里,要放在院子里的簸箕上以祈平安。陈医生见状,丢下拐杖,冲上去抱起小孩就嘴对嘴吹起来。年少的朱国龙当时不知那是人工呼吸。大约吹了两分钟,孩子的小手指动了动。奶奶继续吹,接着把小孩抱进屋,把脉、喂药……终于,小孩哭了,投到妈妈怀里吃起奶来。奶奶做人工呼吸时把卡住孩子喉咙的痰吸进自己嘴里。见孩子得救,她才要来一杯水把那口痰漱出来。

  从那以后,陈医生被当地人称“活菩萨”,舒国龙心里也萌生了一个念头:长大了也要当医生,不仅可以救人,还可以像奶奶一样受人尊敬。1990年他从黔东南州卫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回村当卫生员,这一干就是22年。

  有奶奶作榜样,舒国龙认认真真为每一个病人看病。村卫生室成立后病人增多,他一人忙不过来,于是动员同样学医的妻子邓旭林加入。起初,妻子认为家中老母生病,两个孩子上学经济负担重,村卫生室工资低,不如外出打工。舒国龙反复劝妻子:“我们行医图的不是钱,病人健康快乐我们才开心。再说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职工作,怎么能见死不救呢?”经他一再开导,妻子走进村卫生室干起了妇保员的工作。

  舒国龙的父亲舒万成早年也是一名村医,后调到县林业局工作。退休后父亲回到老家,见村里还没有通马路,老人一边向政府求援,一边动员群众修路。在他的努力下,水尾镇军屯至羊桥乡磨寨云全长5公里的马路动工了。遗憾的是,开工不久老人就因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工地上。

  为了完成父亲遗愿,舒国龙擦干眼泪毅然挑起这副重担。他把各村民组组长和德高望重的人召集在一起说:“要致富先修路,我们这里还没有通车,买卖点东西不方便不说,将来娃娃们长大了老婆都讨不到。”得到大家支持后,他又四处奔波筹钱,直到把路修好,结束了当地20多个村寨不通车的历史。

  通车后,舒国龙更加得到村民信任,先后被选为村两委委员、村纪检组长、镇党代表。他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行医同时还带领群众维修山塘、治理河道、修建便民桥。眼下他又组织群众修建村文化大院。越干越来劲的舒国龙还揽起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棘手事。前年腊月,眼看要过年了,岩朝组的舒国友、石贵平夫妻却闹着要离婚。得知情况后舒国龙赶到他家,一进门就被小两口拉着喊评理。一个说妻子强势没有自由;一个说丈夫懒惰花天酒地,说着说着又打起来。

  舒国龙拉开两人笑着说:“人家都说打是亲骂是爱,你们又打又骂的,感情好得很嘛,离什么婚?”幽默的话语逗得两口子笑起来。见两人心情平静后,舒国龙才严肃地说:“都说家和万事兴,你们结婚这么多年,小孩也上学了,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哪样吵的?丈夫要有个男人的样子担起家庭责任,妻子也要让丈夫看到你贤惠的一面,有事两夫妻商量才能踏踏实实过日子……”听了舒国龙的话,两夫妇羞得一个赶紧烧火,一个洗菜做饭,硬要留舒国龙吃饭。那以后,小两口再没吵过架,舒国龙也成了大家眼中的“和事佬”。

  去年3月,老寨村与驾鳌村合并,舒国龙当上了村里的人口计生主任,村卫生室的工作大部分交给了妻子,他现在一边给人看病,一边进村入户宣传国家计生政策,由于成绩突出深受领导好评。

  “舒国龙确实有两下子,如果水尾镇每个村都能像老寨村那样思想觉悟高,计生工作就更好开展了。”该镇镇长邓家褔说

  “我家已是三代行医,不知道看了多少病人,不能在我这里断了根,现在,我儿子舒达在贵州理工学院学制药食品安全,将来也要进入行医队伍,为老百姓看病。”舒国龙说。

  (编辑 黄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