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黔东南州国土知识宣传力度,及时正确引导舆论,切实履行国土资源部门“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重要工作职责,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深入人心,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积极创新宣传手段和形式,有重点地组织开展 “六个一”载体活动,为全面推进黔东南州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强了有力的支持。
创办一份刊物。为推进全州国土资源系统干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反映国土资源工作情况,深入探讨和归纳总结工作实践中的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展现国土战线的新人、新事、新风貌,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创办了《黔东南国土资源》(内刊),目前已印行3期,涉及各类文章约156篇,每期发行约1200余份,共发行3600余份。同时,为建设一支高素质国土资源通讯员队伍,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还适时举办通讯员培训班,邀请了黔东南日报社等专家授课。
制作一部动漫短片。为帮助广大群众了解国土资源法律知识、科普知识以及有关业务办理流程,促进全社会关注、理解和支持国土资源工作,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以耕地保护与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矛盾、宅基地申请以及地质灾害威胁时如何做好临灾预判和避让为蓝本,制作了一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时长5分钟的动漫宣传片,并已在黔东南州、县等各级电视台、国土门户网站、大屏等媒体上进行播放,宣传反响良好。
编发“一条短信”。为有效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及应急处置工作,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已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平台,并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共同构建了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形成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数据传输、收集、分析、发布的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制度,一旦预见恶劣天气或险情,立即编发短信,第一时间通过平台向县乡地质灾害防治人员、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以及附近的受威胁群众发送。截止9月30日,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共发出预警预报信息15952条次,黄色预警745县次,橙色预警228县次,红色预警113县次,与州气象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4次。通过积极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2016年1-9月,黔东南州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起,成功转移390人,避免经济损失达1200余万元。
开展一次演练。为切实保障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安排部署,按照从难、从严、从提升公众防灾减灾避灾能力出发,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依据应急预案,紧贴实战的要求,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5月20日,由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剑河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黔东南州暨剑河县2016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剑河民族中学成功举行,州、县两级共计1320人参加观摩或演练。全州17个县(区、市)全部完成州级、县(区、市)级地质灾害应急示范演练。全州已查明的164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完成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391次(已通过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已消除隐患但未销号的隐患点和部分公路隐患点共计249个未开展应急演练),参练人数达8.6万余人,投入经费达130余万元。通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使受威胁群众的临灾避险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并有效保障了受威胁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举办一次活动。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30周年,进一步激励和调动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以6·25全国土地日为契机,组织开展表彰先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篮球比赛等系列活动。同时,通过制作一部《辉煌30年》工作综述,创作一首《深情的土地》主题歌曲,不断扩大国土资源部门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上好一堂课。为加大科普知识力度,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联合黔东南州自然科普工作室组织了第1期自然讲堂,与剑河县民族中学的100多名师生们分享了“古生物化石”专题讲座,让同学们认识了身边的古生物化石、了解了清水江的故事,将古生物化石相关素材印制成册,免费发放给中小学生3000余册。同时,在野外课堂上,同学们还了解到剑河县革东镇发展的演变、凯里生物群和“金钉子”等内容,亲生体验挖掘和寻找三叶虫和始海百合化石。通过课堂教育,让黔东南州科普更加体现地区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的起源、地质构造、掌握地史演变过程等等。
(黔东南州国土资源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