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为空气道歉只是治霾第一步
周明华
“去年,感觉中山的天气差了一些。作为市长,我要跟大家道个歉;现在谈改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6月3日,广东省中山市市长陈良贤做客中山网络问政平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治理大气污染等内容与网友进行了广泛交流。今年,中山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首。
市长为空气道歉,固然让人欣慰,但如何归还人们呼吸一口清新空气的权利,才是重要而实质的回应公众关切。要说更该道歉、更该全速治霾的城市,远不止一个中山市。据环保部门的数字显示,中山市去年空气优良天数达258天,尽管较上年略有退步,但已经让其他城市的市民产生羡慕之情——去年武汉为160天、郑州为186天、石家庄仅为43天。可以说,众多城市的上空,到处雾霾茫茫,“雾都”的称号就像击鼓传花一样再没有固定下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山市空气优良天数不少的陈市长这番抢步道歉,理应倒逼更多市长提升自己的权力伦理与责任担当意识。
当孩子健康受到大气污染不得不进行“防霾武装”时,当意犹未尽的市民甚至“拧干”已干瘪的空气袋,挤出最后一缕清新空气时,我们尤需对减排不力者予以究责,需穷尽一切办法,使出超常手段去赋有前瞻性地合力治霾。当前,正常推进的治理,恐已赶不上超常增加的各类城市排放。在使出超常手段突击治雾霾的同时,更应树立打一场持久战的思路,杜绝“治一时、松一年”现象,使治理行动始终保持“高强度、在路上”。
一些地方在以前的环境污染治理中,往往是“挖肉补疮”,打完“突击战”就回办公室写治霾总结。这种治标未治本的零星战役,只能使环境污染“新伤未治、旧伤复发”。我们需要建设长效机制,形成治霾合力。因为治理空气污染,并非一蹴而就。它既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全员从自身做起、从点滴抓起、始终如一。拿公车停运来说,我们不妨痛下决心,用法治之手果断廓清所有乱配、超配的公车,并强力卸下“公车私奔”之轮。此类颇具壮士断腕意味的治本之策,无疑比市长道歉更有实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才能从规划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