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季度外贸进出口运行情况分析
一、当前进出口完成情况
据贵阳海关统计,2015年1-9月,贵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96亿美元,下降11.4%;进口6.74亿美元,增长58%;贸易顺差46.22亿美元。在全省九个市(州、地)中,贵阳市进出口值排第一位,占全省的77.56%,增幅排在第五位。与十个西部主要省会城市对比来看,贵阳市进出口值排在成都、西安、昆明之后,居第四位;增幅位居第五,西宁市以48.3%居首。
二、运行主要特点
(一) 一般贸易收紧回落,加工贸易大幅增长
2015年前三季度,我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52亿美元,下降8.09%,占我市当期进出口总值的87.1%。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6.6亿美元,增长131.11%,占我市当期进出口总值的11.05%。
(二) 重点企业有升有降
2015年前三季度,我市重点企业进出口总值21.5亿美元,增长22.16%,占当期进出口总值的36%,其中瓮福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进出口为47544万美元,下降8.52%;贵州开磷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进出口为51347万美元,增长23.29%;贵州轮胎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进出口为29838万美元,下降23.64%;贵州茅台酒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进出口为16681万美元,增长18.56%;中国烟草贵州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进出口为3625万美元,增长12.12%;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进出口为2483万美元,增长13.06%。
(三) 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双双增长
2015年1-8月,我市对东盟、美国、欧盟、澳大利亚、香港、加拿大、韩国、台湾等八大传统市场实现进出口总额42.73亿美元,增长8.69%,占当期进出口总值的71.57%。其中,东盟为我市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双边贸易总值为12.67亿美元,下降31.6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1.22%;美国为我市第二大贸易地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双边贸易总值为9.25亿美元,增长42.6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5.5%;香港为我省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为7亿美元,增长222.2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1.73%。其中,台湾为我市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区,进口总值为9879万美元,增长54倍。
在新兴市场方面,我市对沙特阿拉伯、巴拿马、新加坡、德国、澳门和卡塔尔等市场进出口7亿美元,增长55.55%。
(四) 主要进出口商品稳步回升、小幅增长;新兴商品进出口严重下滑
2015年前三季度,我市化肥商品整体出口79865万美元,同比增长5.8%;白酒出口16842万美元,增长14.05%;轮胎制品出口21355万美元,下降20.15%;重晶石出口6402万美元,增长26.84%;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出口11194万美元,增长164倍;进口方面,硫磺进口1.19亿美元,增长60.16%;天然橡胶及天然树胶进口5312万美元,下降46.50%;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大豆、油菜籽进口均实现净增长,进口额分别为15547万美元、2901万美元和2466万美元。
前三季度,我市新兴商品进出口大幅下降,虽有效调节了我市外贸进出口商品结构,但整体拖累了我市外贸进出口。其中杂项制品进出口59308万美元,同比下降20.08%;鞋帽伞杖鞭及零件、已加工羽毛及制品、人造花等进出口22770万美元,同比下降14.24%;皮、皮革及制品、鞍具及挽具、旅行用品、手提包等进出口17630万美元,同比增长15.6%;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进出口45992万美元,同比下降46.93%,斯雷新兴商品前三季度共计完成进出口145700万美元,同比下降28.11%,减少56972万美元,拖累我市外贸进出口9.4个百分点
(五)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大幅增长
2015年前三季度,我市机电产品进出口219101万美元,增长28.18%,其中,出口186675万美元,增长16.04%;进口32425万美元,增长222.41%;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进出口83210万美元,增长439.97%,其中,出口58322万美元,增长379.58%;进口24888万美元,增长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