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物之爱心巴士团队:11年免费接送山里娃上学
学生上车,准备前往学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人物之爱心巴士团队
爱心巴士11年接力 免费接送山里娃上学
四川新闻网凉山10月22日讯(贺盛 记者 罗本平) 从2003年开始,往返于西昌至会东的14辆客车不分春夏秋冬,早上把会东县姜州乡民权村的30多名小学生从鲁昆山搭载到姜州上学,下午又把放学的孩子们从姜州集镇上搭载回鲁昆山。
时至今日,已历11个年头,驾驶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们的爱心接力一直没有中断过。“只要还在这条线上开车,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四川新闻网记者就此事展开采时,驾驶员们如是表示。
山野郊外 不是校车的免费“校车”
会东县姜州乡民权村有30多个孩子,在山下的姜州中心小学上学,家距离学校八九公里,如果每天走路,都需要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不过,从11年前开始,这里的孩子上学,每天有“专”车接送,还不收费。
日前,四川新闻网记者深入村庄,对孩子和驾驶员进行采访。
雷兴凯瑞家庭所在地距姜州中心小学约10公里。每天早上8时左右,会东至西昌的客车会经过此地,他和同学们就搭乘这些客车去上学。在每天7时40多分,他就会准备出门。
近日,早上7时44分,5岁的雷兴凯瑞(音)已背起书包,等候另外的小伙伴。孩子们到达后,排着队到公路边等候。为了保障安全,家长从该批学生中选出年龄最大的杨母存(16岁)当队长,负责维持秩序。
7时44分,随着一阵喇叭声,一辆会东至西昌的客车停在了公路边。一名随车乘务员走了下来,孩子们依次上了客车。不到15分钟,客车来到了姜州中心小学路口。看到孩子们进了学校路口,客车司机尹深驾车离开。
下午3时30分,会东县姜州中心小学开始放学。孩子们成群结队地从校门走出,朝着各自的家走去。而上六年级的杨母存等同学,则跨过公路,走到一个地势较为宽阔的地方停下。
“我们在这儿等车。”杨母存说。“我从学前班就开始坐他们的车了,到现在已经3年了。”“他们不收我们一分钱,招手就停。”陈明琼说,她家住在鲁昆山山顶上,如果走路上学,要走两个半小时才到学校。说话间,一辆大客车驶了过来。
“车来了!”人群中有人喊道。刚才还在路边三五成群玩耍的小孩子们立即排着队。车停下,是西昌至会东的客运班车。车门打开,孩子们依次上车,没有拥挤。当最后一名小孩上车后,车门缓缓关上,然后启动。当客车行驶15分钟后,停靠在一个小山包旁,部分孩子下车。随即绕过一个弯道后,客车来到鲁昆山山顶,剩下的孩子都在这里下车。孩子下车时,都会说一声“谢谢叔叔,叔叔再见”。而尹深也回一个微笑。
“我的家就在那里。”下车后的杨母存说,他们4姐弟走路过去两分钟就到了。
这样的接送,一直持续着,孩子们的专职校车,也从未停歇过。
一脚刹车 体现的是藏在内心的关爱
客车司机们免费接送鲁昆山的孩子上学,从2003年开始,到如今,已有11个年头。
说起此事,38岁的客车司机尹深很淡然。他免费接送孩子上学,至今已有6个年头。他说,每天客车都要经过鲁昆山,他只是为孩子们提供点乘车便利罢了,“8公里的路也不远,踩一脚刹车的事情。”
最先开始免费接送孩子的,是车主马连刚。2003年,他开始经营西昌至会东的客运业务。每天早上,他开车经过鲁昆山时,看到孩子们顶风冒雨的等车,他顿时心软,于是停车叫孩子们免费乘车。见到这位叔叔真诚的笑脸,大家稍微迟疑后便纷纷上车。从此,民权村鲁昆山沿线的孩子不用再步行上学。
这些大巴车,都是经营性的车辆,免费接送学生,难道他们不亏吗?
根据学生乘车上学的成本计算,一名学生一年需要1000元左右,33名学生一年至少也得30000多元。
“你们就不计较成本吗?”
“每天30多个学生往返如果要收钱也就几十元,分摊到15辆车上不就只有两、三元吗,没啥子影响。”驾驶员尹深笑着说,钱是小事,关键是孩子们,他们少走了路,每天能多睡一两个小时,对他们来说,更有利于学习。
会东县汽车客运公司工作人员徐元伟介绍,由于司机们相互影响,接力接送,10年来跑这条线路的司机不断更换,但免费接送孩子的事始终未停。现在,司机们都把免费接送孩子上学当成了自己的义务。每次到孩子们上学时间,司机们都会下意识地做好接送准备。
“司机们免费接送孩子的行为,得到车站的支持和鼓励。”徐元伟说,为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交警还与车站进行沟通,对客车性能、司机资质进行审核,确保车辆安全。在马连刚等人的带动下,其他客车司机也相继加入。当年发起这个倡议的马连国早已没有跑这条线了,但换了一拨又一拨的司乘人员,却始终没有改变当年的初衷。目前,部分会东至会理、攀枝花至会东、会理的部分司机也自发加入免费接送学生的队伍中来。
感恩社会 教育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大巴司机十年如一日的免费接送孩子,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表达感激之情,也曾多次送去土特产,但都被好心的司机们谢绝了。学生家长张发金讲述,以前村里的孩子步行上学,顶风冒雨的,经常感冒咳嗽,耽误学习进度。
杨母存的父亲杨老宗感慨地说,自从司机们免费接送后,孩子上学有了保证,再也不用担心被风吹雨淋了;周末节假日乘客较多,司机们还特意给孩子们留出座位。刚开始有的家长还不放心,跟着去学校一探究竟,不过很快就对司机们的善举啧啧称赞了。
“他们好啊,每天接送孩子,少走了路不说,还安全。”说起驾驶员接送村里孩子上学的事情,村支书张仁祥满怀感激,“在鲁昆山山顶及附近居住的村民大概有六七百人,适龄上学的孩子有几十人。”
学生家长王海清说,联组免费接送娃娃的事,家长们都十分感谢,当时他代表家长找到马连国队长:“你们的行为让我们既感谢又感动,同时也请你们放心,娃娃们如果有点磕磕碰碰的我们家长绝对不找你们的麻烦。”
一名学生家长说:“由于生源较少,2003年村里的小学撤了,这些娃娃就只有到乡中心校读书,上学辛苦啊,幸亏遇上了这些好心人!以后娃娃长大了,我们一定要好好教育他们,要学会感恩,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力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