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4年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数据
7月1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2014年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主要数据进行发布。省新闻办江峰处长主持会议,贵州省科技厅秦水介副厅长、贵州省统计局董安娜总经济师对数据进行发布。
2014年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在中药材种植业、医药工业、中药商业及流通、中药科技等方面均有突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2014年,贵州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达到511.28万亩,总产量达155.25万吨,总产值为120.12亿元。面积上10万亩的品种有刺梨、金(山)银花、杜仲、花椒、太子参等14个;产量上万吨的有生姜、玄参、鱼腥草等28个品种;产值超过亿元的有太子参、生姜、石斛等28个品种。2014年,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面积达到20.29万亩,涉及中药材品种85个,实现销售收入12.17亿元。种子种苗基地面积上万亩的品种有生姜、续断、党参等6个。截止2014年,全省共有27个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省有何首乌、太子参、头花蓼、淫羊藿和金钗石斛5个品种通过国家中药材种植基地(GAP)认证。全省纳入统计的医药企业168家,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1.40亿元,全省医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的企业60家,比上年增加5家;超过5亿元的21家,比上年增加6家;超过10亿元的10家,比上年增加1家。单品种销售方面,有47个药品销售收入上亿元,比上年增加11个;超过5亿元的8个,比上年增加1个;超过 10亿元的2个,比上年增加1个。全省纳入统计的234家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9.83亿元。销售总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6家,比上年增加3家;销售总额超过亿元的企业53家,比上年增加13家。在中药科技方面,2014年,全省168家医药企业和25家中药领域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技项目经费支出6.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专利申请受理数1158件,比上年增长142.0%。专利授权数641件,比上年增长132.3%。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获得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12项。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共发表科技论文2560篇,比上年增长43.5%。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科技活动人员10194人,占从业人员的17.4%。截止2014年,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共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9个,省级人才基地9个。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领域共建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和机构59个,比上年新增8个。其中,新增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
发展中药民族药产业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产业工程,涉及种植、制药、流通、科技等领域,覆盖面广。为全面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我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状况,解决地区、部门、行业统计数据信息互通不够的问题,同时客观、真实、动态反映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趋势,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所需基础数据,2010年,贵州省科技厅经与省统计局协商,联合省经信委、省农委、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药监局组成《贵州省中药现代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研究编制工作小组,制定完成了具有贵州特点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部门综合性报表制度,并经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全国第一套中药现代化产业全行业综合性报表制度,成为贵州省法定的常规年度行业统计。2012年4月,省科技厅联合省统计局首次对年度统计数据进行了发布。该项工作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得到了媒体的积极关注和支持。
为了做好2014年度的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工作,2015年初,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和省统计局牵头,组织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药监局组成专家组,首先对报表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详细制定了今年调查统计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具体职责。第二步是进一步明确统计对象。本次统计是在前四年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调研和摸底,明确了调查统计的范围和参与调查的对象。统计范围覆盖全省9个市(州)及2个省直管县(市),涉及中药材种植业、医药工业、药品商业及流通、药品监督管理、中药科技5个方面。本次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了168家制药工业企业、6个医药工业园区、全省涉及中药材种植的县(区)(含38个中药材种植重点县)、100余个中药材种植品种、25家涉及中药科技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及1个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253家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第三步是在进一步完善中药民族药产业网络直报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全省中药产业统计的业务培训、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工作。为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分别采取市(州)扶贫办、林业局、科技局集中培训、省直管部门垂直培训及市(州)中药产业主管部门分头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数据填报人员进行了报表制度的讲解和网络直报流程的演示,这些培训保证了数据的质量。第四步对统计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对各领域数据分类、汇总,在省统计局的指导下由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牵头,组织了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商务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药监局以及领域专家对数据进行反复论证和评估,于今年6月完成了2014年全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数据评估工作,并完成了《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报告(2015)》的编制和出版工作。
此次统计是继2010-2014年度统计工作之后的第五次年度统计。统计结果全面、客观、科学、动态地反映了我省2014年度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统计数据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信息和决策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