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多措并举努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认真总结各地经验,了解搬迁群众期盼,统筹脱贫攻坚各类资金资源,切实加大对已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力度,全力推进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融入等各项工作,大力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4月11日至12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我省黔东南州召开,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提供了遵循。
把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的群众搬出来,让他们摆脱贫困环境、找到致富路子、同步迈进小康,是贵州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建成小康的关键。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截至3月31日,完成搬迁任务140万人。
百万群众搬出大山,贵州用敢为人先的气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搬出大山的群众如何才能稳得住、能致富?2月23日,贵州召开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推进会,提出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努力把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做到人民心坎上。
从乌蒙山区到武陵山区,再到滇黔桂石漠化地区……各市州在狠抓“五个体系”建设的同时,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用创新的笔触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毕节狠抓党建工作,为搬迁群众发展打造强大的“火车头”;铜仁的跨区域搬迁创造了“铜仁经验”;黔西南的“新市民”计划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激励他们铆足了劲谋发展……
以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为遵循,落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精神,贵州各市州下一步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换穷貌”、尊重民意“改穷业”、科学谋划“拔穷根”,努力为全省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交上各自的精彩答卷。(记者 谢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