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第一座电厂迎来50岁生日 曾被誉“水电摇篮”
西津电厂
人民网横县6月6日电(罗世立)半世纪风雨历程,点亮壮乡50年。6月6日,广西第一座电厂——西津电厂迎来她的五十岁生日。多年来,西津电厂不但为推动广西的工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还为广西大化、湖北葛洲坝、海南戈枕等水电系统培养输送一大批人才,被冠以“水电摇篮”的美称。
广西西津电厂位于西江水系最大支流的郁江中游,距南宁市110公里,装机4 台,总容量24.22万千瓦,她不仅是国家“二五”计划的重要工程项目,也凝聚了广西人民团结和血汗的结晶。
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建设西津电厂,自治区党委随即下发了建设西津水电站的通知,2.5万名施工人员齐集西津,投入到了艰苦卓绝的建设当中。经历了苏联单方撕毁了援建工程合同、三年困难时期、统配的水泥钢材供应不足等困境,西津人仍自强不息,艰难创业,1964年6月6日12时21分,西津电厂1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当天,听闻西津电厂正式投产发电,在北京的周恩来总理欣然写下:“指点邕江变古今,西津灯火照天心。千帆来去传佳讯,大海潮回报德音。碧浪欢心输水电,田园任怨唤甘霖。舟人不复悲滩险,两岸黄鸳唱绿荫。”
作为广西电网的主力电厂,五十年来,西津电厂累计发电量达430亿千瓦时,在最高时期,西津年发电量占到了整个广西电力系统的34.52%。此外,西津灌溉下游地方农田30多万亩,在防洪、航运方面,西津也忠诚地发挥着一个水利枢纽的综合作用。
西津在技术培训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多年来,西津为区内的麻石、恶滩、洛东、拉浪等电厂,区外的浙江富春江、湖北丹江口、甘肃青铜峡、福建沙溪口等水电系统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甚至还在1985年委派技术专家技术援建非洲布隆迪鲁蒙盖水电站,1992年委派7名技术专家赴非洲喀麦隆共和国拉都电站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技术援建工作;于2009年派20名专家赴越南岘港市为该国重点电力建设项目——昆江电站培训了该国较早一批的电力技术骨干。
并入大唐之后,该厂接受了集团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加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目前,西津每年都拿出经费对部分职工开展外送培训,同时组织厂内高级工程师、技师讲课培训,并为每位职工建立了培训档案,着力打造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
西津电厂总经理陈永忠表示,作为广西水电的重要节点,西津不但是人才摇篮,踏实肯干,艰苦奋斗,坚持“安全第一”西津人,同样是行业标杆。“50年来,西津人创造了两次连续安全生产三千天的安全记录,投产50年未发生影响电网的重特大事故,未发生漫坝跨坝等恶性事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