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高岸明来校谈文化国际传播
贵大新闻网讯(记者团 章映红) 7月10日上午,在我校管理学院三楼报告厅,中国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北京—东京论坛中方理事会秘书长高岸明作《培养跨文化国际传播人才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专题讲座。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全体成员,我校党委宣传部、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相关专业师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通过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短片,高岸明副总编辑首先提出讲座的主题——在如今多样化的中国,我们为什么和怎样去向国际传播中国?
为什么要向国际传播中国?他在讲座中说道,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和平崛起,一定会给世界资源和市场带去冲击,一定会和其他大国发生冲突,我国在战略安全方面遭受很多压力,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更多,中国已成为国际煤体关注的焦点。
高岸明强调我国推行文化国际传播的可行性。他举例说道,“在一份国际公司的调研中,大多发达国家对中国都持有负面态度,中国在外国人的眼中是非客观的。调查中,日本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就有73%,而持正面态度的只有3%;而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更是多样,相当一部分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还是农民。”他说:“现阶段,全球90%的新闻被西方媒体垄断,互联网上的信息多为美国发布,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意识差异巨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忍受中国的发展。”
高岸明认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他形象的把它归结为“入耳”,“入脑”,“入心”。他说道,文化国际传播就是要让海外听得到,对海外受众产生影响,使其形成独立的判断,成功影响并改变外国对中国的看法。在国际传播发展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数据化的今天,做好国际传播,必须坚持传播方法入乡随俗,本土为先,坚持做好内容,创作内容、坚持渠道建设以质取胜,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的原则。
讲座最后,他希望以后可能从事国际传播的同学们深入基层,掌握国情,了解海外,锻炼多任务的执行能力、娴熟的外语能力、跨专业的沟通能力,提高素质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创新思维和理性判断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