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近期有媒体报道,备受各方关注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已成型,正在内部征求意见。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制造业论坛年会上,与会的相关企业和专家认为,中国的通用航空目前尚处于政策期和产业准备期,随着政策进一步“破冰”,通用航空产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当前,中国民航发展的两翼——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严重不平衡。与航空运输相比,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在亚洲制造业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制造业论坛年会上,中航通用飞机公司分党组书记宋庆国介绍,我国现有通用飞机约1700架,在全球通用飞机中所占比重极小。据美国通用飞机制造业协会统计,美国通用飞机总量约22万架,占全球60%以上。通用航空产业每年为美国贡献1500亿美元的产值,而我国约为60亿元人民币。
“通用航空是我国发展较为滞后的行业之一,也是我国欠发达的产业之一,大力发展通航产业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宋庆国告诉记者。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谭卫东说,通用航空产业作为航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宽、联动效应强等特征。一般而言,通航产业是以公务机、轻型飞机、直升机、运动飞机等飞机制造运营为核心,集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为一体,涉及庞大的周边和地面产品集群,经济拉动效应高,对一、二、三产业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低空空域改革的进展决定着我国通航产业未来发展前景。2010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颁布《关于深化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低空开放开始破局。2013年11月监管部门出台了《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12月份放松了私人飞行牌照的考核标准。国务院今年又取消或下放多项与通航相关的行政审批权。整体低空开放的进程在稳步向前推进。
四川大学教授、国家空管委空管专家时宏伟认为,当前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依然是低空空域安全性难题,低空空域资源需要进一步释放。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一旦出台,将意味着有更多的监视空域或报告空域供通用航空用户使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将大大提速。不过,专家认为,在空域问题上,我国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开放水平,并能兼顾保障军民飞行安全,短期内难以完成。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空域开放外,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其他关键性问题短时间难以解决,比如行业管理政策及行业标准、运营综合管理与监管体系、风险控制与管理机制、终端市场的培育、行业规范和行业行为准则等。
此外,从通航产业自身来看,三大缺失亟须解决。
第一,我国通用飞机设计研发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依靠测绘、仿制和引进,而核心部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精功集团副总裁李晨说,国产飞机几乎只用于国内,国内现有的1700多架通用飞机中,国产飞机仅占30%。因此,自主创新是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以通用航空机场为代表的通航基础配套目前十分匮乏,且分布不均。民航局去年下半年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有70个通航机场,临时起降点216个,未颁证机场及起降点243个。相比之下,美国1万多个机场中除500个关键机场外都对通航开放,还有2952个标准通航机场。
第三,飞行员、机务和空勤人才等人才缺口较大。宋庆国介绍说,截至2013年底,我国持固定翼飞机驾驶执照共约3万人,其中仅2400人持有私照,而同期美国私照持有人数为60万左右。 (记者 陆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