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干亲”成了腐败的保护伞
不久前,四川省青神县40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公开承诺,不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与任何人通过“打干亲家”“认干爹干妈”“认干兄弟”“认干儿女”等方式“打干亲”,并有50余名党员干部现场解除“干亲”关系。“打干亲”一度成为网络搜索热词。(检查日报/8月18日讯)
从古到今,民间一直有着认干亲的习俗。然而,近年来,在这种习俗的掩盖下,一些人干部却以“干亲”为纽带,别有意图地进行感情投资,与受贿人“合伙经商”、“共分利益”,成了腐败的保护伞。
时下,“干亲腐败”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比如青神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泽利与一位开发商老板“打干亲”,先后收受财物180.66万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又比如,安徽宣州原市委书记赵增军、首都钢铁公司北钢公司原党委书记管志诚、成都市交通局原局长石全志等,都与“干女儿”长期保持着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因严重违纪落马前,被指包养情妇,有多位“干女儿”,且在当地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石全志则挪用公款100万元帮助“干女儿”经营按摩公司。
毋庸置疑,官场的“打干亲”背后折射出的是官场的“圈子文化”。正因为某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与他人“打干亲”“认干亲”,使得社会资源过分集中于内部圈子团体,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某些人因为“打干亲”,可以平步青云,一路顺风;而另外一些人因为没有这样的“干亲”可打,没有这样的人际圈子,虽然有能力有抱负,但却只能固定在某个层级上。打干亲成了部分党员干部之间“搞依附”、“拉关系”的手段,别有意图却又名目张胆地搞起了“小圈子”,为腐败撑起了保护伞。
领导干部打干亲必须要禁止,反腐工作仍继续,虽然寄希望于官员承诺不认干亲来遏制腐败无异于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可是这至少也是一种手段,因为,一些官员“打干亲”其实就是一种“利益圈”,要么在“干亲”关系的掩盖下,为“干亲”谋取不当利益做;要么以亲情间“礼尚往来”为借口,收送红包礼金;要么做着经商、办企、买卖官职等交易......这不仅给党员干部队伍形象乃至党风政风民风造成了极大损害,而且首先滋生腐败。说到底,“官大干亲”最主要的一项功能,就是实现“圈里人”的利益交换,权力寻租、官官相护,损害国家人民利益。故禁止党员干部“打干亲”是反腐之必需。
当然,要想彻底根除这一病态圈子,光签订承诺是靠不住的。承诺容易践诺难。廉政建设首先要靠制度、靠党纪国法,而不是三番五次的搞什么干部廉政承诺,事实证明,靠干部自律来反腐败只是缘木求鱼、自欺欺人,只有健全的干部管理制度、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监督机制,真正让官员在“阳光”下运行。其次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理想信念,增强党员队伍凝聚力,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坚持从严治党,让广大党员干部明白团结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大局意识。再次要为惩治制度配上相应的“利刃”,无论谁犯事,无论职务高低,都要一视同仁,罚责相待,以儆效尤。最后彻底挖“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或官员实行逆查风暴,不管大老虎还是小苍蝇,一律依法严办,掘其根节、毁其筋络,最终铲除其背后的权力互助、利益共享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