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扶贫办与省农村信用联社在贵阳签订扶贫小额信贷框架协议

13.08.2015  12:05

 

为破解贫困地区融资难贷款难  实施精准扶贫

贵州省扶贫办与省农村信用联社在贵阳签订扶贫小额信贷框架协议

省扶贫办、省联社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本报讯        8月11日,为破解贫困地区融资难、贷款难,实施精准扶贫,贵州省扶贫办与贵州省农村信用联社在贵阳签署扶贫小额信贷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打造信用工程、创新小额信贷产品、探索贷款信贷方式等方面开展合作,切实改善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省农信社理事长宋锐参加仪式并作重要讲话。省扶贫办各科室负责人、省农信社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叶韬在讲话中就双方合作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建议省农信社实施普惠金融的同时,向特惠金融倾斜。二是建议合作紧紧围绕扶贫信贷改革政策开展。三是建议双方加强沟通和统计数据交换。适时进行座谈交流,掌握扶贫小额信贷创新的各个环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在银行机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统计数据交换,以便地方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获得的情况,适时研究推进措施。他说:“金融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省扶贫办与省农信社通力合作,将此次扶贫信贷改革明确的各项内容落到实处,真正惠及贫困地区贫困农户。

宋锐在讲话中说:“双方合作经过前期深入调研、共同谋划,把金融服务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既丰富了合作内涵、又完善了合作机制,必将开启全省金融与扶贫互动的新局面。”近年来,贵州省农信社在金融服务“三农”方面,用占全省20%的存款,发放了全省96%的农户贷款、90%的农业贷款、70%的创业就业贷款和46%的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贷款,为精准扶贫、同步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协议签订后,双方将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信用工程。共同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将贵州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与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创新小额信贷产品,实施精准扶贫。利用建档立卡成果,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帮助贫困户加快“换穷业”步伐;探索贷款使用方式,扩大贷款覆盖面。整合小额信贷和扶贫产业资金,探索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贷款支持和收入增加的渠道;强化信合村村通工程,推动普惠金融实施。进一步落实村村通POS布设,加强机具管理,方便贫困户办理金融业务,切实减轻贫困户负担;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共同承担贷款损失。共同引导和帮助各县(市、区)建立和完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从根本上降低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强化政策宣传发动,规范信贷扶贫运作。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工作力度,推行扶贫小额信贷阳光运行模式,引导贫困户自主投保、自主贷款、自主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