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三个拓展”提振远教活力 增强党员培训实效

23.10.2014  11:48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23日电 为进一步丰富远程教育内容,扩大远程教育影响,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绥阳县立足“三个拓展”,大力提振远教活力,增强农村党员培训实效。

     拓展远教信息服务功能

    绥阳县把远教网作为信息发布的中转站和技术普及的传播源,以信息和技术传播的及时性,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时效性。

    一是把远教作为信息链接点。充分利用远教网络信息快捷、迅速、直观等特点,把远教网作为信息发布的链接点和中转站,及时收集市场供求信息、种养殖技术等信息,通过绥阳门户网、绥阳党建网、党务、村务公开栏等形式,适时公布,让基层党员群众准确了解市场动向和种养殖技术。近三年来,全县通过远教网络收集发布市场供求信息近2000条,收集种养殖技术20余种近1万条,为基层党员群众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二是把远教作为技术传播源。充分利用远教设施,把远教设施作为农情信息和技术的传播源,通过采取制作乡土课件、下载刻录农村适用技术光盘、印发农业实用技术宣传单、远程教育科技服务下基层等活动方式,多角度、立体式为农民提供农村实用技术信息、供求信息、就业信息等服务。活动以来,全县共制作乡土课件100余件、刻录光盘8700多张、印发农业实用技术宣传单10万余份、开展远程教育科技服务下基层活动近120场次,多角度、立体式地为基层党员群众提供信息服务。

     拓展远教培训对象范围

    绥阳县以远教设施为圆点,以农村党员干部为半径,注重层层培训,延伸培训外延,发挥发散培训功能。

    一是多层次抓培训。采取“党员教育集中学、科技知识分类学、群众点播随时学、精选内容指导学、典型引导示范学、延伸到户普遍学、组织活动推动学”等形式,要求村级(村校结合)站点每月集中培训不少于4次,乡镇站点每月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活动以来,全县共开展党员集中学习近200余场次、科技知识分类学130余场次、群众点播随时学3000余人次、精选内容指导学100余场次700余人次、典型引导示范学90余场次1000余人次、延伸到户普遍学100余场次近1300余人次、组织活动推动学200余场次1万余人次。通过精选种植、养殖技术教材,确保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学习时间和质量,提高了学习培训的实效。

    二是全方位抓延伸。加强远程教育资源作用的拓展,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通过运用“远教+大户”“远教+协会”“远教+示范点”等工作模式,延伸培训范围,切实抓好种养殖大户、社会组织、创业示范基地人士等方面的培训,扩大远教培训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实效。通过学前预告、学中讲解、学后讨论等方式,帮助党员干部和群众理解、消化、掌握和应用所学技术,增强培训实效。

     拓展远教培训实践渠道

    为真正把远教培训的业务运用于实践,让基层党员群众更直观、更直接地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增强培训实效,绥阳县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组建农技知识演示队。邀请科技人员、技术骨干、远教业务人员和乡土人才,在全县组建了5支农技知识演示队,针对远教培训的技术要点,深入实地,进行现场讲解、示范,邀请参学人员实践操作,把理论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帮助基层党员群众理解、掌握。活动以来,全县农技知识演示队共开展远教农技演示120余场次,大大增强了远教培训的实效性。

    二是搭建农技技术实践操作基地。针对远教培训的技术要点,结合全县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在全县搭建了5个县级党员创业实践基地,21个乡镇(村)级党员创业实践基地,针对远教培训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操作难度大的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创业党员进行实践操作和观摩,由创业带富党员“手把手”地培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活动以来,全县共组织创业党员进行实践操作和观摩20余场次1000余人次,大大地提高了远教培训的实效性。

    通过这“三个拓展”,大大地提振了绥阳县的远教活力,为农村党员提供了全方位、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了远程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的实效性,全县1000余名农村党员因此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李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