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全面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23.09.2014  12:00

      息烽县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规定动作的同时,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引领,全力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是上下联动,共解难题推改革。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得到了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省水利厅相关领导先后7次到息烽调研指导水改工作,对改革中存在的困难进行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拨了12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我县4个片区水务建设服务中心阵地建设,有效整合了原来“管理分散、事务分散”的水利人财物等资源要素,为水利“三大会战”夺取全面胜利提供了人财物保障;投入1000余万元打造小寨坝红岩葡萄园区山区特色现代水利示范点,采取拍卖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组建用水户协会等方式,整合园区内山塘、小水池(水窖)、河道等工程,让我县探索出了一条“山区现代水利建管模式”的新路子。同时,省水利厅还下派水改工作组到息烽蹲点工作,为我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序高效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二是立足问题,深化改革出成效。我县在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中,针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管、养、用”脱节,工程产权不清、管理责任主体不明、养护经费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坚持以问题倒逼改革,不论是在改革方案制定、摸底调查和界定产权环节,还是在确定改革形式、指导实施环节都稳步推进。经过9个多月的努力,水改工作初现成效,完成了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14775处,成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461个,配备村级水利员160名,组建了4个片区水务建设服务中心,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得到了有效落实,工程运营管护长效机制不断建立完善,水利工程和水资源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初步实现了建、管、用相协调,责、权、利相统一的工作局面。

三是保障利益,改革成果惠民生。在深入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中,我县以维护水利工程产权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和受益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利益导向,宜包则包、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股则股,始终把水利改革工作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德政工程来抓。目前,改革积累收益达133.62万元。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我县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受益群众意见,实行民主决策,确保改革做到客观、公平、合理。通过改革,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村级集体经济实体创建结合起来,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充实;水利工程经营管理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使用紧紧围绕工农业生产,水的商品意识不断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水利改革成果惠及千家万惠,改革成果很好地检验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果。

(县水利局  徐再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