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吴昌益:“光棍村”的致富带头人

17.07.2014  15:02
      在岑巩县思阳镇西南24公里大山深处,有个地少人多的小山村名叫岑丰村。全村辖15个村民组464户1800余人,总耕地面积1397亩,人均不足8分地。
        “一年辛苦半年粮,蕨根野菜充饥肠……”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民进山出山全靠肩挑背驮,曾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人口多、矛盾纠纷多、光棍小伙多的“三多村”。
        经济繁荣迎春闹,文明新风拂面来。“如今的岑丰村,生活小康村民安居乐业。这一切都是老书记吴昌益带领我们奋斗20余年的结果!”村民不胜感激。

完善制度  管人育人
        “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对党和群众的事业无限忠诚。”近日,说起吴昌益,岑巩县政协副主席、思阳镇党委书记杨琼赞不绝口。
        1986年,35岁的吴昌益经群众民主选举为村长。“他文化程度虽不高,但为人公道,敢闯敢干……”吴昌益很快赢得村民的信任和爱戴。
        为了全村的发展,吴昌益每天早出晚归,一心扑在村务工作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村委会一系列工作制度。
        “任务落实到人,工作效率高得多。”吴昌益说。
        1993年初,岑丰村两委换届,吴昌益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吴昌益针对党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党员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的村情实际,及时制定了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不到1年时间,先后培养了5名有奉献精神、思想觉悟高、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年轻人充实到村支部、村委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组织中来,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身先士卒  村民信服
        “换来换去,还不是那个样。”担任村长不久,吴昌益常听到群众私下议论。
        “有议论才有动力。”在吴昌益的积极组织下,村党支部组织召开了党员、组干、“两委”班子成员会,围绕如何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讨论。
        “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岑丰还是没有发展的话,你们只管骂我,拿我脑壳做尿罐。”在村两委班子会议上,吴昌益提出了”潜力在山,希望在山,致富靠山“的发展路子。
        为了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吴昌益引来水稻良种,并与31位党员分头下去发动群众搞两段育秧,实行科学种田。一年下来,粮食丰收了,村民人均吃粮从过去100公斤提高到了500多公斤。
        1986年10月,吴昌益提出“把全村2200亩荒山实行统一封山管理”的规划。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村民思想守旧,不愿配合。吴昌益就与村里31名党员下到各寨与群众交心谈心,争取到了群众理解和支持。
        “你们父子住4列三间的房子够用了,眼下要封山育林,不能违反规定,都是自家兄长更应该支持工作!”1986年中秋晚上,吴昌益委婉拒绝了自己大哥为娶儿媳申请建房用材的请求,做出一个良好的表率。
        此事传到各组各寨,村民完全信服了。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只要我们带好头服好务,群众就拥护!”事后,吴昌益在村两委会上对党员干部们说。

奋斗一生  旧貌换新颜
        “每年至少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吴昌益以此作为衡量每个党员党性强弱的标尺。
        野牛塘山顶地势平缓,终年云雾缭绕,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种茶。1990年春,吴昌益瞄准这一资源优势后,组织群众开垦种植了304亩茶园。村民的实干精神很快就获得县、镇两级充分肯定,及时下拨资金17万元,在山下兴建45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1996年,加工厂运营投产。
        由于技术不到位和管理不善。1997年、1998年,茶厂连续两年入不敷出,村民怨声四起。
        吴昌益及时召开村两委会议,选派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和茶叶加工技术。第二年,茶厂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走出了一条山上办基地,山下建厂房的新路子。
        如今,茶厂每年生产茶叶1.3万公斤,年收入60余万元,为集体年增收2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50余人,创劳务收入40万余元。产品远销贵阳、福建、浙江等地。
        1998年参加县人代会期间,吴昌益听说有一位收购松脂油的福建老板想在本地投资建厂,专门收购松脂油的消息后,为增加农民收入,他不顾来回奔波劳苦,多次找老板洽谈,协商到岑丰定点收购松脂油。几经波折,福建老板终于留了下来。
        为让村民掌握采割松脂油技术,吴昌益组织业务骨干到村民组召开培训会,手把手传授技术;为打消群众顾虑,吴昌益决定先由5位村干和31位党员带头先干起来。如今,村里2万余亩松树林坐地生财,当年为村民年增收25万余元。
        如今,岑丰村已有约20%的农户建起了小洋楼,家家修通了水泥路、用上了自来水,电视覆盖率达100%,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5000余元,村级实体经济积累3500余万元,林场、茶场承包年创收8万余元。村民存款100万元以上2户,30万元以上30余户,73户分别在省城、州府和县城购买了商品房,村里拥有小卖部15家,便民诊所3家,计生服务室1个……村民完全实现了“小病不出村,购买日用品不进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