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集中营幸存者忆往事:大多吃土豆

28.06.2015  17:41

抗日战争时期的外国人与上海”论坛举办

日军集中营幸存者讲述艰难往事

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名片《太阳帝国》,讲述了在日军侵占上海后,一名原本生活在富有家庭的英国小男孩吉姆在上海日军集中营里的遭遇。前天下午,在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等举办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外国人与上海”论坛上,记者听到了这个电影的真实版——一位日军集中营的幸存者、英国人白丽诗(Beltty Barr)讲述了自己童年的故事。

白发苍苍的白丽诗现已80多岁了。抗战期间,她和父母、哥哥都住在上海。她的父亲是上海麦伦中学(现虹口区继光中学)的教师。日军在占领上海期间,曾设立了九处集中营,收容与日本处于交战国关系的英美等国在沪侨民。从1943年初到1945年8月,当时只有10岁的白丽诗也和家人以及另外数千名外籍人士一起,被送到其中一座集中营,在其中生活了800多天。

这座集中营位于一所中学内,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中学。他们一家四口住的地方是原来2人间的学生宿舍,非常狭小、拥挤。在集中营里,喝水、吃饭都是大问题,因为饮用水和食物都是由日军用车从市区运来的,数量很少。所有人员都排队领取自己的一份餐食,吃的大多是土豆。在那里,每个人都被迫从事艰苦的劳动,儿童可以上学,不过暑假也要劳动。当年的洋行大班们干起了碎石的活儿,白丽诗被派到的活儿是放羊。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他们才重获自由。在演讲时,白丽诗还拿出了当年吃饭的餐盘展示给大家看。这两个餐盘跟随着白丽诗及父母从上海到香港,又从香港到苏格兰,如今再回到上海,令听众感慨不已。

在论坛上,另有多位主讲人作了精彩演讲。上海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介绍了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父饶家驹在上海设立南市难民区的历史。地下党、“红色牧师”董健吾的儿子董云飞,讲述了父亲当年将美国著名记者、《西行漫记》作者斯诺护送到陕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