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心]第一大港智慧畅达 上海国检智慧口岸建设纪实[图]

16.05.2015  03:45

图为上海国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3C口岸核查

图为上海国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货物抽样查验

图为上海国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货物检视查验

东方网记者徐程5月16日报道:东海之滨,万象更新。201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2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7%,再创历史新高,连续第5年位列世界第一大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和发展更是为上海注入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享受改革红利所带来的更快、更好发展的同时,在海量的进出口货物吞吐进出的背后,也暗藏着给国家、企业、消费者带来安全、卫生、环保隐患的各类不合格商品,它们如果跨越国境,就将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巨大风险因素。检验检疫人正是驻守在国门前哨的蓝盾卫士,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近年来,面对数量巨大的进出口商品执法要求和加快物流速度、确保口岸高效运转的压力,“基于物联网的进出境(集装箱)货物检验检疫物流溯源系统”应运而生。它是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立足形势、着眼未来,率先在口岸执法领域创新引入的现代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在严把国门的前提下,为打造智慧口岸、服务自贸区快速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成功应用,为全球第一大港的蓬勃发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查验,一手“”握……

以往,外贸企业为了进出口货物的报检、报关,总得奔波几个来回;查验大厅人头攒动,单证堆积如山、窗口应接不暇;查验现场,检验检疫人员带着一摞厚厚的单证,一边查验一边不厌其烦的翻看单证核对。

“我们一边翻阅厚厚的纸质单证,一边还要完成大量的原始记录,最后还要开具纸质的放行单,用这种传统的“”来“”去的方式完成一票查验,至少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有时客户们都等得不耐烦了,但我们也实在尽了力!”参加工作不久的一线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小黄说。

如今,这样的情形已大为改观。在自贸区口岸监管现场,一辆待查验的集装箱正在缓缓倒车,停靠查验平台。与往日不同的是,查验人员手里的纸和笔不见了,换成了一个带有RFID读写装置的移动执法终端。集装箱抵达后,查验人员开启终端,挑选出货物报检号,按下“接单”键后,开启了无纸化的全新查验模式。查验前,查验人员的手指在移动终端上划动着,翻阅着货物的必要单证电子信息;查验时,查验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按照设定的程序和格式,规范地记录着集装箱、货物的现场情况,对疫情、不合格、取样抽检等情况一一取证在案,完成规范受控的查验。原来,查验竟然可以不需要纸。是的,“智检”就是这样,拍一拍,就查。

放行,单键“”杀……

以往,查验工作完毕,查验人员需要查完所有的现场(集装箱)货物,再手捧着大叠的单证,在焦急的货主催促声中跑回办公室,在多个原始记录、电子监管系统上逐一完成查验结果登记与放行指令的确认发送,货物才能正常驶离监管闸口。

如今,取而代之的则是查验人员现场在移动终端上的“一键轻触”,电子化的查验记录和放行指令便立即通过内部受控的无线网络交互给局端业务平台与口岸电子监管平台,无延时地向海、空港等电子闸口发出放行指令,完成即时便捷的放行。

再也不必拿着纸质放行单来回跑了”,负责货物运输的集卡司机老赵说。卡口通行效率的提升,切切实实给运输企业带来了更便捷、更省心的服务。“以前还要排队等待查验、等待放行单,有时要等上半个小时,现在快多了,查完就放,放好就走”,老赵提起这事,黝黑的脸上堆满笑容。原来,放行不需要回办公室!是的,“智检”就是这样,点一点,就放。

追溯,深藏“”中……

以往,货物在口岸监管区查验完毕运送至货物使用目的地或下一段监管区域时,为防止不法分子私自调换货物,都会加上一个塑料或钢丝封识(俗称炮弹封);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不法分子的偷盗、换货行为,模仿复制简直小菜一碟。

在上海从事进口可再生资源性商品生产的物流经理小新说:“由于货物价值较高,总是在港区和厂区的运输环节发生少货、掉货的事情,累计一算,损失很大啊。没办法,只能花重金聘请专业人员从离开口岸起就押运货物,耗财耗力。

如今,查验人员现场的各项操作、取证材料都直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远在千里也可随时调阅。查验人员加施的也不再是原始的炮弹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只有打火机大小,却包含了此前查验放行过程全部信息的“RFID专用电子封识”,并可以叠加温度、湿度、震动和GPS定位等各种功能。该电子封识使用了国家保密算法,防伪、防转移,以目前市面上的工艺很难伪造。授权用户通过云端网络数据或者扫描电子封识,就能获知货物之前的物流、执法情况和现在的状态。原来,追溯可以不要“保镖”押车啊!是的,“智检”就是这样,扫一扫,就知道。

规范的查、便捷的放,这就是上海检验检疫引入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融入口岸执法实施的“即查即放”现场查验放行模式。目前,该模式作为自贸区创新制度之一,已成功应用于上海自贸区,并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浦东新区、外高桥港区得以示范应用。截至2015年1月底,已对4.43万批进口货物、7.94万批集装箱标箱实施现场查验放行,共为客户节省物流时间约3.25万小时,增长盈利空间约1650万元。

当不远的将来,发现您企业“madeinChina”的出口商品,由于在出国装运前完成了检验检疫流程,在国外口岸享受了“免检”的待遇;当您的进口商品由于监管部门执法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不用在各地被反复抽查送检,请想到“智慧检验检疫

当不远的将来,作为消费者的您,发现通过手机扫描电子标签,就可以知道购买的进口消费品的前世今生;通过一个小小的链接,您对进口产品的质量问题就不会投诉无门,请想到“智慧检验检疫”繁华深处,国门前沿。这样的一个个用智慧、用科技点亮美好生活的“智检”故事,还将继续传递和演绎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