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最美景观河养成记:虾坝河15日试通水
以“最美景观河”的姿态渐渐被人知晓的虾坝河,除拥有最宽的河道和最全面的景观绿化以外,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15日,即将全部竣工的虾坝河将进行试通水,以全新的面貌跟世人见面。那么,昆明为什么要改造这条河道?为什么把它修成最宽的一条河?其景观到底有哪些玄妙?随着试通水的进行,为你一一揭开这条“最美景观河”的“养成”经历。
缘起
水系调整带来河道新生
虾坝河的转变,必须从五甲片区水系规划调整说起。
2012年底,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选址落户官渡区五甲片区,场馆位置正好位于老虾坝河、小清河河道,为配合项目建设,河流改道势在必行。而从整个片区来看,整个水系规划调整工作也意义非凡。
“原来这一片区,有着五甲河、小清河、虾坝河等‘三高三低’共六条河道,其中高的承担灌溉功能,低的承担排洪功能。”官渡区水务局副局长陈金荣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河道的灌溉功能逐步弱化,片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随着排水量的增加,原来河道的排洪功能也有待提升。
2013年8月,官渡区水务局在《昆明主城东南片区整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主导编制《昆明主城东南片区(五甲塘分区)水系调整规划》。据其具体方案,广福路以下相关河渠,将按片区需求形成景观水体和排水通道。原来的小清河、海河、六甲宝象河和四甲宝象河在广福路被防洪沟截断后,重新分为东西两侧排洪沟和“海河——虾坝河”。
“虾坝河原属宝象河支流,是人工开挖的灌溉沟渠,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没有了水源而丧失自净功能,水质逐步变差。”陈金荣表示,随着沿河片区发展逐步活跃、排水量的增加,也急需统一建成沿河排水末端系统控制排污。
承载着各方面的需求和期盼,去年12月,伴随着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配套工程的陆续推进,虾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工程起点为虾坝河分岔口,终点为环湖路,整治河道长2100米,沿线包含两座桥梁和五甲塘抽水泵站的提升改造,以及河道截污和景观绿化等工程。
一条老入滇河道的新生,由此开始。
最快
创造河道整治最快速度
半年完成2.1公里的河道改造、新建、截污和景观绿化工作,虾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可谓创造了昆明河道综合整治的最快速度。这不仅要求施工方分秒必争,更重要的是,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每一步都不能出半点差错、埋下丝毫隐患。
按照规定,项目开工前要进行图纸会审。凭着多年工作经验,刚看到新河道的施工图纸,官渡区国投公司总工程师范品刚立马意识到——原定的施工方案行不通!
在原方案中,河堤将采用混泥土灌浆的方式打桩固基,简单说就是用机械在需要打桩的位置打出一个洞,然后再像“打针”一样,往里面灌混泥土。这一做法的优点是节省成本,缺点则混泥土的凝固需要时间,会拖长工期。
而更重要的是,曾参与五甲塘湿地公园建设的范品刚意识到,由于项目临近滇池,土质中有机质含量很高、草煤层很厚,如果用混泥土灌浆的话,河堤很难稳固。“如果当初不改方案,等到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再来补救,必然影响工期。”最后,范品刚果断决定,将河堤基桩由混泥土改成金属管桩。用液压桩机直接将管桩打到粉砂层,再将上部用混泥土连在一起。
“这样一来不仅稳固了河堤,又加快了施工进度,还增强了河堤的防渗性。”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混泥土基桩对侧面压力的承受能力很弱,由于虾坝河通水后的水位高于五甲塘湿地,与金属管桩比起来,出现渗水现象的可能性更大。而如果等到通水后才发现这个问题的话,不仅工期要受影响,还会浪费大量的前期投资。
除施工前预料到的风险,项目施工也难免会遇到突发状况。4月18日,昆明大雨。夜里两点,范品刚接到工地值班人员打来的电话:“范总,大雨一直下不停,五甲塘这边的坝怕是保不住了。”
范品刚一听,心里一紧。“那段河道正好在湿地里面,为了施工就在河道外围筑了坝,将水分开,当时不管是决堤、漫水,只要水淹到正在施工的河道,工期必然要受影响。”在赶往工地的途中,范品刚又不断召集管理人员赶往现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绝不能让水淹到未完工的河道。
木桩加固、打沙袋……4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场小型的抗洪抢险在虾坝河工地上演。早上6点半,雨终于停了,坝保住了,但奋战的一夜的所有人员都没有休息,而是直接又投入了工程施工,为的就是如期、按质完成任务。
最宽
可不仅是为了好看
宽,是新虾坝河的最大特点。其40米的河面宽度甚至超过盘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春城最宽河道”。也正是这一头衔,让人们渐渐记住了“虾坝河”这个曾经毫不起眼的名字。但这样的设计,可绝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
曾经的虾坝河流经11个自然村,其内部排水均为合流制,虾坝河沿河共有55个排水口,是片区重要的雨洪排放通道。根据近年监测,其水质和沿线综合环境极差,已不能满足片区及昆明城市发展需要,河道提升迫在眉睫。
按照《昆明主城东南片区(五甲塘分区)水系调整规划》,新建成的截洪沟在广福路将小清河、海河、六甲宝象河和四甲宝象河上段洪水收集后,排入“海河——虾坝河”;东侧排洪沟收集老宝象河与昌宏路区间洪水,通过姚安河下段排入滇池;西侧排洪沟则收集“海河——虾坝河”以西至大清河区间洪水,通过小清河下段排入滇池。
“也就是说,虾坝河一线不仅要承担来自主城的排洪任务,还要保证会展中心片区的产水量及时、有效的排出。”陈金荣表示,虾坝河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是排洪,其40米的宽度,也是根据流量、流速和坡降等诸多参数得出,而并非单纯的出于景观设计的考虑。
据了解,在规划设计中,虾坝河永久性泄水建筑物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86至88.7立方米每秒,堤防工程级别为1级。
不仅河面最宽,“海河——虾坝河”也是全市唯一一条全线两侧退距达50米的河道。这样一来,就给景观绿化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在河道技术总指标中,景观绿化面积以47%的占比,几乎与水域面积相等。这在改善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和恢复自净能力方面,都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美化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从而有助于片区建设发展。
最靓
白天一景 夜里一景
随着工期将尽,虾坝河工地原来日夜不断的机械轰鸣声已经变得稀稀落落。取而代之的是河道两旁整齐划一的新栽苗木,和时而往返的绿化洒水车。由于紧邻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场馆,加之其特有自然条件,虾坝河注定将成为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片区的一大景观亮点。
据介绍,虾坝河除与五甲塘湿地公园毗邻外,还将建设3个带状景观公园,河道两边还设置1.2米的人行步道,并配有休息凳椅,供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而为了避免周边污水注入河道,官渡区已在相应河段配套铺设900多米的截污管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虾坝河河堤建设中,特地还采用了格宾石笼生态复式断面形式。与普通的水泥河堤挡墙不同,格宾网挡墙是由石块垒堆起来的,中间留有空隙。待通水后,水草、鱼和虾都可以生长在石块空隙中,这不仅将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同时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从整个片区来看,虾坝河是一个景观亮点,而在整个虾坝河的景观绿化中,也不乏很多风格各异的景观设计。”说起河道景观绿化,陈金荣展示着规划设计效果图,越说越激动。
根据规划设计,虾坝河景观除从结构上分为和谐家园、休闲乐园和三水田园三段以外,还特别设计了三个特色景观节点:
节点一:林中氧吧。位于小清河、虾坝河和飞虎大道交汇处,主要用休闲廊架、视觉景观灯环境因素营造让人完全放松的空间气氛。
节点二:河滨之风。位于飞虎大道、虾坝河和243号路交汇处,用自然缓坡、休息条凳、视觉景观等环境因素,满足人们多功能需求。
节点三:林荫物语。位于243号路、昌宏路与虾坝河交汇处,自243号路步道连接河道步行道,两侧种植整齐规划的高大乔木,植以绿叶蓬勃的常绿三角枫,以大色块的彩色地被融合。
白天是红绿掩映,而在夜里,河道的景观照明则将利用桥梁、河岸、建筑,营造多彩缤纷的水中倒影、反光灯景象。
“这次为了配合会展中心的景观绿化,我们特地将所选景观树的树径提高一到两个规格,做到与场馆周边统一,保证景观的整体性。”陈金荣表示,作为在会展中心周边的主要河道,官渡区将以盘龙江沿线景观为标准,打造2.1里长的虾坝河沿线绿化带,最终展现出“水清、河畅、景美、岸绿”的河道景象。
当前,判断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生态环境因素的权重越来越大。但生态文明建设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城市绿化,而是要将其融入经济、文化建设,成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在发展与环境关系愈发密切的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一个城市最具魅力之处。作为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的重要配套工程,虾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必将为整个片区乃至全市发展带来更多关注的目光和前进的动力。(记者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