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杏林学子岐黄之路”第二课堂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25.08.2016  19:37

弘扬国学传统文化,铸就中医经典之魂

杏林学子岐黄之路”第二课堂体系建设成果丰硕


在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中医经典”承载了祖国传统文化精髓。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其成为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成为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基础医学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杏林学子岐黄之路”第二课堂体系建设工作,收获了可喜成果。

 

打造经典教学团队,培养学生中医思维

 

以课堂教学为先导,培养学生经典理解能力。 在我校中医大类学生的培养计划中,《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经典课程均列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程,多年来已形成强大的师资队伍,“四大经典”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金匮要略为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经典课程教师队伍本着传承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拓宽思路,加强教学改革,先后开展了体悟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PBL教学、双语教学、组织病案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及模式的改革,并积极探索“微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等课程资源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经典学习入手,巩固专业思想、夯实理论基础。

以第二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经典学习能力。 综合学生的普遍状况,尽管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中医经典相关内容较感兴趣,却往往对背诵经典有抗拒心理,未能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在进入临床实践后,对经典知识的运用势必受到限制。因此,团队成员积极探索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本,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采取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点评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团队获得的省教育厅重大课题“以人为本,夯实经典,培养学生治学能力”教学模式的研究,很好的促使了学生知情和谐发展,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的兴趣及主动性。此外,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经典原文接龙背诵,经过反复记忆与练习强化学习理解,方法简单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录制成影像资料,值得在其他经典课程推广;又如通过开设经典知识讲座,灌输经典学习的习惯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尝试将《伤寒论》相关内容制作成漫画,并让学生广泛参与,以培养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以知识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经典运用能力。 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多年来基础医学院相关教研室广泛开展了经典课程知识竞赛活动,至少每一学年有一次院内组织的竞赛,以“四大经典”作为主要内容,每一次均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掀起经典学习的浪潮,并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广泛而的影响力,带动经典学习。2015年,在经典教学团队的专业老师的潜心辅导下,组建的学生团队荣获了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二等奖;团队教学老师也曾获得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建立经典学习社团, 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为倡导学生活动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理念,近年来基础医学院先后成立了《黄帝内经》《温金伤》中医四大经典学习社团,并由相关教研室资深教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升华,学习效果显著的学习活动,同时为今后的各类赛事储备人才。

以活动为 载体 ,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开展知识竞赛。经典学习社团每年举办抄写中医名篇大赛;开展以中医学四大经典课程为基本载体的“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知识竞赛;开展学生中医经典征文比赛,均深受学生喜爱。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爱经典、学经典、懂经典、用经典的学习热情,营造爱经典、爱中医、爱专业的文化氛围,实现用活动促学习、以学习收实效的目的。

举办“读经典,诵岐黄”诵读会。目前形成了在诵读会中融入太极、古典舞、书法等元素,配以民族乐,利用电脑、投影及现代舞台背景等,展现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参加全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朗诵会;开展了晨间诵读经典的“杏林晨光”等活动;同时将中医药原文的吟咏背诵纳入课程体系,按选修课课程进行建设。让学生通过吟咏背诵,构建中医思维模式,以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

举办青年中医学习沙龙。社团每学期邀请2次名老中医或专家开展“中医文化传承”的沙龙;每学期开展1次中医经典辩论赛,每次以一个“中医经典”为主题;今后,我院还将开展“中医四诊特色技能”大赛等。使同学们在学经典的基础上对经典进行辩论、讨论,升华,把原有的知识发展、拓宽开来,寻找、摸索出更加有效的、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论。

开设国医讲堂。邀请国医大师、中医老专家、老教授开设国学讲堂,内容包含中医药传统文化、国学文化,中医经典等。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人类文化的瑰宝,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加深学生对祖国医学的感悟,领略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较好地被经典所塑造,经过经典塑造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和科学的创新者。

以国学为 介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09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

中医经典学习社团成员认为从特定的意义上讲,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属性交点。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使其成为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以及成为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通过打造经典学习社团文化室,开展了以“弘扬国医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中医经典学习社团成员根据四时季节变化,将活动分为“春学”、“夏诵”、“秋论”、“冬悟”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均有特色活动,把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高度统一起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内核和精髓的认知,进而理解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提供了载体。

 

第二课堂体系建设 成果丰硕,屡受嘉奖


多年来通过对“杏林学子岐黄之路”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激发了学习热情。 第二课堂作为渠道弥补了计划内课程学时有限的现状,以多种形式提升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同时,我院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全程参各项活动(近年来参与学生数达到一万以上),掀起了教师经典教学的极大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最终通过经典学习,达到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培养了中医思维。 通过多种举措,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医药文化、热爱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进而创新中医药文化,培养出适应新常态、新形势下的中医药人才,有效构建了大学生“中医思维”和培养“铁杆中医”人才的教育体系。

培育了核心价值。 强化了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存在感和归属感,激发了学生专业兴趣,巩固了专业思想,加深了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的认知和其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统一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触摸”到祖国医学及传统文化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屡获奖项。 2015年,“黄帝内经学习社团”成员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2015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总决赛中,基础医学院学生获全国二等奖(全国第5名),我校获全国最佳组织奖,比赛现场被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教育一台报道播出。2016年,基础医学院推荐的15篇文章,在决赛终评中悉数获奖,其中,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优秀奖9篇,主流网站,人民网第一时间予以了报道。“读经典,诵岐黄”、“杏林晨光”等相关活动,先后被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中国新闻网贵州频道等媒体报道,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引领示范作用;选送的《少年中国说》在贵阳孔学堂参加“祭祀祖先·传诵经典”全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经典朗诵会暨“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校园”主题实践活动表演,被贵州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予以封面报道。“弘扬国医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获学校2015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贵州省教育厅2015年贵州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获第二届全国高校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全国特色展示项目,成为贵州省高校唯一、全国中医药院校唯一入选作品。《基于祖国医学传统文化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获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类项目立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