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防护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强军路上)

14.12.2014  04:45

沈基飞摄

这是一段穿越50年的情怀: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起至今,他是我国唯一全程参加核试验生物效应研究的医学专家。

这是一份忠诚事业的情结:坚守军事医学防护阵地,虽年近八旬,依然带领团队在新武器效应与防护研究领域跋涉不止。

王德文,我国军事病理学主要开拓者之一、著名防原医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

他在国际上首次阐明核爆炸所致震动伤、电磁脉冲伤、特殊部位烧伤的规律,研制出系列防护装备,百余项成果在部队和反恐维稳中发挥重大作用。1985年,作为最年轻的科学家,王德文以“突出贡献者”身份获得同“两弹一星”比肩的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大漠,苍穹。刹那间,蘑菇云冲天升腾,核烟尘持续弥漫,一支身着防护服的队伍冲向爆心……

这一场景,总被追忆起。王德文满头银发,说起话来沙哑不失响亮,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劲。

我这一辈子,活得坦然、活得充实、活得幸福!”王德文说,这一切都起源于“那一天”。

1964年4月30日,王德文所在研究室主任刘雪桐,把他叫到办公室,郑重说道:“国家要进行核试验,我们奉命组建生物效应研究分队,组织上决定让你参加。”这时的王德文,刚从北京医学院毕业两年,参军到军事医学科学院时,他就决定把一切献给军事医学事业。

在我国停止核试验之前的32年里,王德文和同事28次赴戈壁、进大漠、闯爆心,有的献出生命,有的落下残疾,有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受到影响,但他们从没退缩,用牺牲和忠诚将我国防原医学研究推向世界前列。

1996年,我国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许多人劝王德文:搞军事课题研究成果保密,无名无利,正好趁机转向民用医学。

军队科研人员怎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此后,王德文紧跟武器发展进程,牵头组建了全军重点实验室,对高新技术武器的致伤规律和防护展开全面研究,把事业拓展到新的领域和高度。

科研人员不上战场,但同样是战士,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王德文常对团队年轻人说。

在核试验中,王德文担任病理分队队长,冲锋陷阵让他的身体遭受大量核辐射,器官功能受损,白细胞数量曾降到只有正常人的20%。

一次最大当量的核爆炸后,大家穿戴厚重的防护服,昼夜不停地对大量实验动物进行剖检。经过两昼夜奋战,终于完成任务,帐篷里鼾声一片。王德文却怎么也睡不着,总觉得有新的病变还未发现,他起身步行两公里,把埋掉的动物扒出来,就地做起更精细的剖检来……第二天清晨,记录下最后一个数据,王德文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当他睁开眼,已经被战友抬回帐篷,他兴奋地说,有新发现!接下来,王德文和团队对新数据进行分析,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核爆炸对人体的伤害不是传统的4种而是6种,对核武器防护产生重大影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年5月17日,全国科技活动周会场上,“恐怖袭击应急救援”科普展被安排在最显眼位置。

老伙计,十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原主任刘耀,拉着王德文的手感慨地说。从2003年起,他们就一起开展国家反恐爆炸科研管理工作,并持续跟踪新变化、融入新技术,在国家反恐维稳中做出重要贡献。王德文还和团队完成公安和武警系统近百项武器装备损伤效能评估,为新武器的改进定型、鉴定列装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防原医学研究中,王德文带领团队瞄准世界前沿起跑赶超,首先发现和提出核爆炸光辐射所致特殊部位烧伤规律和特点;提出地下核爆炸震动伤是不同于冲、烧、放伤的种类,并首先阐明其致伤范围、量效关系、临床病理特点和发生机理,研究出单兵与集体防护措施;首次完成核爆炸电磁脉冲致伤效应规律研究,使我国核防护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更让王德文欣慰的是,创新精神在他的80多名学生身上一脉相承:有的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有的成为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有的在某些研究领域挑起大梁。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14日 06 版)

延伸阅读:

拼将热血铸核盾

我军指挥控制科研团队首次跻身“国家队

金砖国家跻身对非外国直接投资国家前列

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处发展中国家前列

参与制定全球互联网标准 360浏览器跻身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