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橙满园村生态先行成功经验与未来发展对策分析
毕节七星关区清水铺镇,这个跟全省1500多个一样普通的乡镇,凭借一个村庄——橙满园村,年平均气温17.6℃,55%以上的经果林经济,森林覆盖率88%以上,凭借宜人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凭借它的橙子,它的瓜果,它的生态,让这个曾经不起眼的村庄,一举出名,享誉全市甚至全省。
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水铺镇橙满园村成功实现了由温饱困难向总体奔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橙满园基本形成了“菜—猪—沼—果”一体化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村一派“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奋力小康”的景象。
一、主要成效
一是更新发展理念发展生态农业。橙满园村坚持“种果树,帮民富,保青山,留后路”发展理念。历经10多年的大调整和快速发展,如今的橙满园已是花果飘香,初步小康的生态宜居村。到2015年,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超过70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55%强,人均纯收入超过7500元。
二是借政策发力助推产业转型。按照“生态建设、开发扶贫、人口控制”的毕节试验区主题,为保护长江中上游和“国酒”的发源地的生态环境,橙满园村狠抓生态建设工程,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三江源”等生态建设修复工程中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建成了橙满园村特色经果林产业区。按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对全村3000多亩天然林资源进行严格管护和林林采伐审批制度,严禁破坏空气“净化器”;在小流域治理种植中华大枣780余亩、核桃1840余亩、防护林3200余亩,对环境有污染的各种行为和案件进行有效遏制,使橙满园在原有良好生态的基础上更生态,更环保,实现了“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据初步统计,七星关区橙满园村现有柑橘4000亩,优质梨园1500亩,优质桃李1500亩,西瓜700亩,早熟蔬菜700亩,年产水果1000余万公斤,产值2300万元,早熟蔬菜100余万公斤,产值250万元。有科技示范户近200户。
三是拒绝污染,普及清洁节能源。橙满园村建有沼气池近500口,占全村总户数的57%,农户清洁能源使用率达80%以上。橙满园村无工业污染,唯一的加工厂图佳面业年生产面条900吨,产值350万元,可解决100余人就业。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橙满园村已建成生态小公园、文体小广场、农家书屋等一系列休闲娱乐文体设施;硬化通组公路8600余米、串户路3500米,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沿街无违章建筑,无直接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的现象;完成了赤水河道治理和渠系工程,解决灌溉面积8000余亩,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是大力实施生态环保项目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正在实施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与全球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宗旨是为在中国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全球重要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通过在赤水河流域实施一项可复制的水资源服务付费(PWS)计划,刺激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系统,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进程;2012年建成投运的橙满园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程,日转运生活垃圾2.65吨,服务范围包括全村7个村民组共463户2648人。
二、具体做法措施
一是以“三农”工作和“毕节试验区”为载体,实施“板块经济”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水果之乡”和“生态旅游景点”。近年来,橙满园村依托规模化经果林优势,大力调整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橙满园村万亩经果林园建设,正沿着“旅游、特色观光、生态”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村寨迈进。
二是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契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总体思路,橙满园村把“生态环保型”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通过“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三江源”治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橙满园村水土流失、荒漠化现状得到治理,发挥了赤水河流域的生态屏障作用。
三是以改善民生为主抓手,综合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构建和谐村寨奠定坚实基础。橙满园村已实现全部脱贫奔小康的目标。“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达9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以内;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劳动就业率达90%: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体制;完善村卫生室设施,改善全村卫生环境;建立健全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建立了“运营高效、服务优质、覆盖死角盲点”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致力平安橙满园、和谐清水铺建设,着力推广“六零六好”工作法(即“零距离听取民意诉求、把困难问题办理好;零回避化解矛盾纠纷,把和谐社会构建好;零干预引导村民自治,把民主法治建设好;零缝隙织牢基层网底,把服务基础夯实好;零延迟服务群众办事,把民生事项落实好;零缺位破解发展难题,把美丽乡村创建好”),推进服务为民,依法行政,构建和谐。
四是以工程建设为突破,着力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十二五”以来,清水铺镇橙满园村实施了一大批农村环保工程,辖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此外,充分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正在建设的清水铺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清水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成后日收运生活垃圾22吨、日处理生活污水500吨,这将为赤水河流域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作为生态文明先行实验区的七星关区清水铺镇橙满园村,尽管农村生态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为宏观认识和把握不够,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政策措施落地迟缓、见效慢,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等。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实抓好。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宏观调控的组织实施。切实加强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领域的宏观调控,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有目标地宏观控制、调节和管理,力求生态环境建设与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
二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一要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三大主题,大力开展开发扶贫及人口控制,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从而摆脱“人口出生——经济贫困——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二要引导农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林果业和畜牧业,特别是在赤水河沿岸发展优质水果生产基地、蚕桑基地和早熟蔬菜基地,在中山区、高山区发展中药材基地。三要大力推广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开展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继续大力发展沼气,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三是建立稳定完善的投入保障机制。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实行分级负责,加大投资力度,乡镇财政要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预算,按计划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加强资金管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四是建立生态环境防灾减灾体系。制定减灾方面的制度、措施及应急预案。加强各种生态环境灾害的科学研究,提高预报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诱发、加重的自然灾害;加强各方面抗灾能力的协调工作和大型防灾、抗灾骨干工程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建立城市减灾应急示范工程;综合应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抗灾的综合能力。
五是加强农村环保能力建设。设立农村环保机构,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执法和监测体系,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力度,逐步建立覆盖全市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成立环保监督组织,聘请环保监督员,制定村规民约,形成与村民自治相适应的村级环保自我管理体系,与环保管理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