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26年脱贫回顾:亩产从50斤达800斤

19.06.2014  11:57

  本报记者 白皓

  从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正门口望去,郁郁葱葱的杜鹃林从山脚覆盖到山尖,每年清明前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每天都会引来上万名世界各地的游客。很难想象,这个国家5A级景区26年前是另外一副模样:山水间密布着2000多个小煤窑,私挖滥采严重,千疮百孔的山体是整个毕节地区生态急剧恶化的缩影。

  “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是当时毕节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一组统计数字更是触目惊心:2.7万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内有345万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占65.4%;水土流失面积达62.7%,相当于每年有两厘米活土层流失;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18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94人;文盲半文盲人口超过一半……

  毕节才能如何走出这个“天人对抗”的困境?

  1988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贵州省委在毕节建立一个试验区,之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块难啃的“硬骨头”成了明确的改革试验方向。

  “要树林还是要粮食?”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百里杜鹃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黄家耀记得,这是当年摆在大家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口粮不会因为划定一个试验区就能“从天上掉下来”。

  在海拔2200多米深山里的赫章县海雀村的乡亲们对此深有体会,村民们回忆,当时巴掌大的地方都要种上玉米,孩子生多了吃不饱就再把树砍掉种上玉米,恶性循环。

  带着技术走进海雀村的工作队,在这个贵州省一类贫困村开始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他们在这块试验田上拿出的“药方”是:改造山田,更新品种,提高单产,解决吃饭难;植树造林,保土养肥,发展畜牧业增收。

  毕节人开始天不亮就上山,一棵树一棵树地种,一项技术一项技术地学。海雀村几年内给出的答卷是:退耕还林1120亩,利用科技将亩产从50斤提高到800斤,人均粮食增加200多公斤。

  “少种多收,没人愿意砍树开荒了。”老支书文朝荣一直为此感到骄傲。如今,海雀村的森林面积达到1.3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试验区成立之初的不足5%提高到70%,90%的家庭搞起了养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68元。

  “要树林还是要粮食”这个充满对抗的命题最终在“有树林又有粮食”的答案中归为“和谐共赢”。

  百里杜鹃的辖区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先行先试”思路探索的行政区域规划调整改革带来了红利,原本2000多个小煤窑被关闭整合,新成立的百里杜鹃党工委、管委会,打破了景区分属大方、黔西两县的区域行政壁垒,科学规划了采煤区域,利用合理开发出来的“黑金子”反哺农村和旅游。

  5年拼搏,百里杜鹃辖区内的乡村都通了高标准的乡村公路,修复好的景区3年内完成了从4A级到5A级的跨越,辖区同时向全球公开招标规划建设,一家来自英国的企业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智慧将辖区规划成花海文化城。

  “我们知道了怎么合理开发自然矿产,也知道了怎么用这些资源回馈生态,摆脱贫困。”黄家耀说。

  如今,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沿着宽敞的柏油路进入杜鹃花海周围的村寨,原本在路边卖茶叶蛋的乡亲开起了成片的农家乐和客栈。村民陈春伦的农家乐一年纯赚10万元,“景美了,路通了,人来了,生活自然就好了”。

  每天接待南来北往的游客,“见过大世面”的陈春伦也不再想着多生几个孩子,忙碌之余他琢磨起特色菜品,并进一步提升农家乐的档次,“思想比以前开放多了,现在想着供一儿一女读本科,以后再读研究生。”陈春伦说。

  26年来,毕节的人口出生率从27.41‰降至12.56‰,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1‰降至6.16‰,累计少出生人口165万人。在毕节人眼里,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取得的经济、文化发展成果,是解决人口控制问题的助推剂。

  随着毕节的发展,在外创业多年的毕节人也把企业开到了家乡。贵州镭声电子有限公司职工徐启莎从沿海回到了家乡毕节的企业工作,流水线上每月3000元的收入让她感觉“家乡和外边差不多了”。对于当地政府,镭声电子管理层最大的感受是,“从儿时记忆中的一桌火锅一杯酒,变成了现在周末都在为企业服务”。

  截至目前,毕节已建成工业园区68.7平方公里,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新型能源化工基地,476.3万人摆脱贫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6年前增加28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8倍。

  本报贵阳6月18日电

(原标题:贵州毕节:从“天人对抗”走向和谐共赢)

(编辑:SN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