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听民声]贵州荔波:移民搬得出来安得下来

09.10.2014  18:58

翁昂生态移民安置区(资料图片)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9日电(记者李春惠)移民安置点里一栋栋两层的瑶族风情楼整齐地排列着,阳台上挂晒着统一花色的床单和被套,小伙子、姑娘们身着瑶族盛装,正在村口卖力地跳着“迎客舞”……这是国庆期间记者在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拉片新村看到的一个场景。

    瑶山乡是贵州传统极贫的“两山”地区之一,是典型的深山区、石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地处偏远,居住在这里的瑶族群众长期沿袭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不少村民生活贫困。

    在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关心支持下,瑶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近几年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极大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已有500户左右的瑶族群众从深山区搬到拉片新村,住上了漂亮的小楼,部分有条件的群众还开起了旅游客栈和农家乐。

    村民何利明向记者对比了今昔苦乐。移民搬迁前,何利明的4口之家只有1亩地,还要到周边乡镇租地种植维持生计,不旱不涝一年攒个千把元。搬迁后他办起了农家乐,妻子加入了旅游公司的民俗表演队,专为游客表演古朴的瑶族舞蹈,每月有1600元的收入,一年一家人能存下数万元。“是生态移民让我端上了‘旅游饭碗’。”何利明说。

    移民安置点黎明关水族乡翁昂集镇离拉片新村几十公里,两层的布衣风情小楼横成行竖成排呈井字形排列,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过集镇,溪边伫立着青石浮雕的栏杆。

    去年从深山区搬来的何敏吉正在屋里抹桌子,木刻的“娇娇餐馆”牌子已挂到他家一楼门头上,“乡里今年举办了3次厨师培训,我和我媳妇都参加了,准备做餐饮生意。

    黎明关水族乡党委书记梁志均说,翁昂移民安置点已入住237户,还要再建300户。乡里联系了两个旅游商品生产项目微型企业,将解决数百移民就业,另外还准备布局50户农家乐,“每年来茂兰景区的游客有10万人,只要有5万人来餐饮,就会有500万元的市场。”梁志均盘算着。

    “移民远离田土,必须找条新路子,让他们搬得出来,也安得下来。”荔波县常务副县长黄桂林说,荔波县是贵州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境内聚集着多个著名景区,移民安置点与景区毗邻,荔波专门因地制宜编制了移民安置点产业规划,引导帮扶移民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用产业“”住移民,带动绝大部分移民致富。

    “发展起适宜的产业,甚至比移民搬迁工程本身更重要。”黄桂林说。

翁昂生态移民安置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