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水神树展新姿 农旅融合奔小康
滴水岩瀑布成了游客必到之处。
滴水岩村因此岩长期滴水而得名。
“神树”需几人才能合抱。
滴水岩村离市区很近,从水城县政府所在地双水沿水黄公路驱车,10分钟就到了。这个离双水城区只有8.6公里的村落,今年来却成了市民出游的热门地之一。除了行程不远,还因为她的美——有“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之势的滴水岩瀑布、神秘古老的千年古树、独特喀斯特地形地貌的“同心洞”……
它们都有怎样的传说呢?我们走进这个充满神秘的地方。
千古传说传世代
在滴水岩村便民服务中心,我们见到了此行的向导——滴水岩村文书杨炎山,尽管他来滴水岩工作才4个多月,但村里的情况却了然于胸。听闻我们的来意,杨炎山带我们走访了82岁的徐当尧老人,老人生于民国时期,祖辈都在滴水岩居住,见我们到来,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滴水岩的故事。
滴水岩的老人们对风水颇有讲究,徐当尧打小就听过幺爷爷编的顺口溜,“万担白米撒金锅,匍地狮子拜桫椤,禽星关渡文曲水,一支文笔拜普陀”,当时太小,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渐渐长大后,他才知晓这是对滴水岩地形的形象阐述。
万担白米撒金锅,是指一字河水从高处以一个又一个的小瀑布流到谷地的村落,就像万担白米撒在金锅城里一样;匍地狮子拜桫椤,是说滴水岩村地貌像一个匍在地上的狮子,参拜着村里的神树;禽星关渡文曲水,是说一字河水流经村里,像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一支文笔拜普陀,说从滴水岩往阿戛旧路东去,有座观音岩,又叫普陀山,供奉有菩萨,普陀山对面,不知何时何人用石块垒起了一座小石塔,人称“塔山”,它与普陀山遥相呼应,点缀着此处风水。
“到了我们滴水岩,除了看瀑布,必须去看看最有名的‘神树’。”徐当尧老人对我们说。
相传很久以前,两棵树在滴水岩河两岸破石而出,数千年来共同守护着滴水岩人。它们用自己的花色变化指示四时农耕,数千年来成就无数的传奇。在滴水岩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如果古树的叶子“茂而红”,那么当年定会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如果叶子“枯黄”,那这一年不是荒年,便是灾年。
曾有一年,两棵古树叶子枯黄,一日突降狂风暴雨,山洪暴发,将半个村庄和村民席卷而去,这时,临河右岸的古树轰然倒下,横亘在滔滔洪流中,用它庞大的枝干拦河截流,人们挣扎着顺着古树粗壮的枝干爬上河岸,获得新生。倒下的古树被洪水拖拽而去,而另一棵古树却摇摇欲坠。获得新生的人们在古树下顶礼膜拜。忽然云开雾散,观音洒下神水,古树逢春。
自此,人们将古树奉为“神树”,逢年过节,或是观音诞辰日,大家都会不约而至,聚在古树下虔诚膜拜,感谢其庇护,祈求平安幸福。“神树”约莫四个人才围得住,盘根错节的根须在巨石上如大蟒向四周伸展,据专家研究,“神树”的树龄已有1500年之久。村民们介绍,每年都有从福建、广东来祭树的人,外地人的虔诚,感染着世居村民,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这棵古树。
滴水精神的传承
告别了徐当尧老人,杨炎山说:“除了传说,当地还有自己的文化,并且把这种文化升华成一种精神,叫‘滴水精神’。”
“‘滴水精神’是什么?”我们问。
杨炎山笑而不答:“走,我带你们转转。”
经过曲径通幽的竹林小道,他在一座石山面前停下了脚步,“这才是真正的滴水岩”,站在石山旁,清晰可见水滴从石缝里滴落下来。这座滴水岩不知存在了多少年,长年的水滴从石缝中滴落,已把石山打磨得圆润光滑,貌似石钟乳。
“其实,真正的滴水岩并非滴水岩瀑布。”杨炎山边走边向我们解说。
从竹林小道走出来没多远,我们来到了滴水岩村庄陈列馆。“这是在滴水岩小学旧址基础上改建的一个开放性的博物馆,于今年年初建成。”杨炎山介绍说。
走进陈列馆,让我们眼前一亮。这里可谓是滴水岩村民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分为历史的述说、老房子的故事、生活体验三个展厅,馆内的照片、历史文献、书画作品、村民生产生活使用的工具等,充分展示了滴水岩人的饮食、起居、生态环境、种植、采集、狩猎、生产生活以及农民画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出滴水岩的古今概貌。
上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仅有一层楼的木质结构的瓦房,是滴水岩小学的前身。那时,教室里的课桌桌面是水泥板做的,凳子也是石头做的。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木质单墙结构的教室在风雨中飘摇,为了学生们的安全,滴水岩人商议决定,在原址上扩修校舍,每户按学生人头计算,家中每有一个学生就出力背3千斤石头,有2个就背6千斤,有的家庭甚至举全家之力帮助修建学校,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对面山崖背石头过来,最快一个来回也要半个多小时。
就这样,滴水岩人硬是用他们宽厚的背膀、辛勤的汗水,一步一个脚印,“背”出了2层石砌墙体的滴水岩小学。也正是凭着这股坚忍不拔、滴水穿石的滴水精神,教育着子孙后代,收获着幸福富足。
“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者,善也。效滴水无欲,吐故纳新者,仁也。体滴水穿石,坚持不懈者,恒也。这就是‘滴水精神’。”杨炎山说。
农旅融合奔小康
曾经的滴水岩村石漠化相当严重,山上种的都是包谷和洋芋,人均能种植土地面积仅有1.2亩,种出的粮食不够一家人糊口。一到雨季,洪水夹杂着泥砂从山上冲入一字河,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
2011年,村里实施石漠化治理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山上种起了核桃树,加上后来实施的“3155工程”,村里加大了以核桃为主的经果林种植,让滴水岩村民享受到了青山绿水带来的实惠。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滴水岩村把自然条件与离市区近的地理优势相结合,打起了旅游牌。
村党委书记戴汶江介绍说,特别是今年以来,凭借自身优势,滴水岩村将农业生产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着力打造“农旅一体化”新模式,将自然美景、人文风光、特色产品呈现在广大游客面前,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山水生态为基础、文化旅游为灵魂的路子。
今天的滴水岩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和勃勃奋进的景象。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村发展,大部分都吃上了“旅游饭”。
村民徐赟外出打工10年,听说现在村里念起了“旅游经”,他立即回来开办了农家乐,正好赶在今年国庆“黄金周”之前开业,收入还不错。“没想到村里发展速度这么快,不仅环境改变了,还打造了那么多景点,每天来游玩的客人一拨又一拨。”说起村里的变化,徐赟直呼“没想到”。“等明年村里的硬件设施再逐步完善,我打算把农家乐的三楼建成客栈,露天平台可以利用起来搞烧烤,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徐赟盘算着。
“打造农旅一体化让村民们看见了发展的希望,特别是围绕‘农民富、生态美’转型,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明确了‘三变’发展思路,目前已建成9个景点,正在打造水上乐园、坡上牧场、精品水果园等,发展观光农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年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0元,今年预计达7000元,等到2017年旅游开发工程全部建设完毕,村民实现小康没有问题!”戴汶江自豪地说。
走在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上,路边缀满金灿灿果实的柿子树在风中摇曳,昭示着村民火红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