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播州海龙屯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新网遵义7月4日电 (记者 杨茜)记者从贵州遵义汇川区委宣传部获悉,贵州省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世界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
据介绍,7月4日在德国波恩开幕的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表决大会举行,海龙屯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代表之一“申遗”成功,是中国申报成功的第48处世界遗产。至此,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
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也标志着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为贵州省增添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三处土司遗址中,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是土司的军事城堡,其余两个遗址是土司职级序列中不同等级土司的治所,三个遗址都处于多族群文化符合区域,反映土司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海龙屯考古队领队李飞说:“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申遗成功,我认为对提升地区文化自信很重要的意义。在学术层面,土司制度和文化以前更多是历史学者在研究,这一次土司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考古学的介入给基于文献的研究打开‘窗户’,可以触摸到、感受到很多文物,很多是文献里没有记载的。同时,明清时代以前并不是考古学关注的重点,此次土司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扩展了考古学的领域。”
海龙屯土司遗址始建于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该遗址位于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距遵义市主城区20公里,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遗址区面积含遗产区和缓冲区共12.9平方公里。
海龙屯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海龙屯土司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址捆绑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审查确定土司遗址为中国2015年向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申报项目。
2012年4月23日,李飞率考古队入驻海龙屯遗址,900多天的时间,挖掘出上万件文物,李飞介绍,通过一段时间的挖掘整理研究,第一次系统看清整海龙屯的轮廓,包括城墙的走向,关口的设置等,对屯内建筑群的年代、性质、历史变迁都有了超越以往的认识。同时,对于海龙屯如何修建也从神话传说建立了基本的认知,修建屯的建筑材料来自山顶三个采石场,还有砖窑和瓦窑。
李飞说:“海龙屯与其他两个遗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作为军事城堡存在,是在军事战役中毁灭。偏处西南一隅,但从羁靡之治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完整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变化。”
李飞坦言,对于遗址的考古挖掘工作还将持续,也许其中的奥秘还需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申遗成功,在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管理压力,相关问题还应严肃面对。
目前海龙屯文物本体修缮、群众搬迁、园林绿化、陈列展示、环境整治、水电升级、民居改造、标示标牌等28个项目正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约3亿元,其中争取到国家文物局资金投入达1.3亿元。
据了解,此次共有38个申遗项目进行审议,其中自然遗产5项,文化遗产32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1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