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六型模式"消除空壳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03.03.2015  18:26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3日电 近年来,瓮安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六型发展模式”,实现了集体与群众“双赢共富”目标。到目前,全县已消除空壳村44个(其中,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在5万元以下的有19个,5万元至10万元的有9个,超过10万元的16个),“空壳村”消除率为44.4%。预计在2017年全面完成空壳村消除计划。

    深挖优势,形成资源开发型模式。结合瓮安县境内资源富集的优势,鼓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他资金参股联合,对村域内的山林、水面、矿产和“四荒”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或者利用现有的产业资源优势,依托企业进行开发,进行“村企共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比如建中镇果水村利用境内的茶产业基地优势,通过贵州苗岭雾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与果水村联合,利用“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体系,深挖茶叶资源优势,打造茶叶优质品牌,辐射带动村级旅游发展。永和镇白水河村利用煤矿资源整合的时机,通过将集体所有的大洞河煤矿的股份进行变卖,吸收资金进行开发,获取集体经济收入,白水河村的集体经济积累达280余万元。

    资本运作,形成资产盘活型模式。针对部分村集体所有的办公用房、厂房、机器设备等资产闲置的现状,瓮安县鼓励村级组织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公开招投标等形式,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变存量为增量,把闲置资产盘活,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雍阳街道办事处中心社区在闲置的村集体场地上兴办了洗车场,主要提供洗车、汽车美容、汽车装饰、停车等服务,既盘活村级资产,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又解决7名当地居民的就业。雍阳街道河滨社区、瓮水街道鼓楼社区等通过将村集体闲置的资产进行公开租赁,获取租金,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积累和壮大。江界河镇山星村将村集体100余亩荒山承包给个体发展养殖(养羊),年承包费约5000元。

    以地生财,形成土地营运型模式。为了实现集体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创造更大的财富,许多村级组织把农户分散的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集中起来,统一出租、经营,有的把土地作价入股到其他企业或合作社,参与分红,获取收益,壮大集体经济。江界河镇渡江社区采取集体土地流转方式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每流转农村宅基地1平方米提取工作经费1元,连片租用土地400亩种植精品水果(樱桃、中华寿桃、核桃等),以此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瓮水街道新庄社区、茅坡村流转荒山、土地6000余亩,新建茶园4000余亩,发展养心菜特色种植1000亩。茅坡村还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联合有关投资方修建“江沣驾校”,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00元。建中镇保护村通过山林流转及其他途径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

    兴办产业,形成实体带动型模式。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兴办各类产业项目,村集体以牵头组建或直接兴办等方式,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或者经营性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项目的盈利,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雍阳街道中心社区自筹资金50万元,成立了阳光家政服务公司,1年以来该公司累计产值达80余万元,解决就业50余人。建中镇白沙村发挥青山蔬菜合作社作用,兴建经济作物种植基地2850余亩,预计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经济作物达6000余亩,鑫隆坪、高坪村等通过集体创办产业,发展集体经济。

    有偿服务,形成服务创收型模式。在农业产业集中区或矿厂集中区,鼓励村级组织采取服务生产或化解矛盾纠纷等形式,通过提供有偿服务,获得一定的管理费、服务费或者赞助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银盏镇岩根河村针对境内厂矿较多,村级组织为企业协调矿群纠纷,获取矿山协调费,目前该村的集体经济积累达50万元。珠藏镇桐梓坡村采取“大规模小群体”的运作模式,由协会承担组织群众从播种到收购的全部服务工作,商贩按每斤大葱3分钱作为给予协会的酬劳,2014年,桐梓坡村已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根据群众申报的种植计划,2015年桐梓坡村大葱种植面积将接近2000亩,至少将给村集体带来35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瓮水街道金龙社区组织辖区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志愿者,成立“金龙社区艺术团”,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加了社区集体经济收入。

    依托政策,形成借势发展型模式。近年来,瓮安县先后出台了《中共瓮安县委关于支持边远落后贫困村加快发展的意见》《瓮安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实施意见》等文件,目前正研究制定《瓮安县关于消除“空壳村”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具体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分三年累计按40%、80%、100%的比例消除“空壳村”。同时,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创业带富工程”“结对帮扶工程”“精准扶贫工程”四大工程,设立了500万元的“领头雁工程基金”,对机关党员干部到边远贫困落后村担任党组织书记,该村在2016年实现小康的,按不低于80%的比例提拔使用,对农村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完成目标任务并带领群众实现致富的,从领头雁工程基金中解决10万元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对党员创业带富成效明显的,县委还将从党员关怀激励基金中解决10万元用于党员创业带富。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结对帮扶工作,实行“一包全包”,着力帮助村级发展经济。围绕“六个到村到户”,大力实施“美丽乡村”“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精准扶贫,积极为村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搭建平台和创造条件。村级组织借助上级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等优势,大力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有的村级组织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后,可以从中获得的项目扶持、政策倾斜或资金的奖励等,从而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如珠藏镇羊关村根据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精准扶贫精神,通过州、县包保领导协调30万元成立了产业扶贫创业基金,以“种植(养殖)大户+产业脱贫致富协会+贫困户”的形式,形成一批养殖、种植产业专业村、专业户,带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助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