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四位一体”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14日电 “今天讲的故事叫《诚信的花朵》,说的是一位孩子依靠诚信,最终通过重重考验,当上了幸福的王子……”11月11日,清镇市幸福泉幼儿园大(2)班,一群小朋友正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诚信小故事。该园老师许明慧介绍说,自2012年来,幼儿园就将诚信教育列入特色教学课程,通过讲诚信故事、学唱诚信儿歌、亲子活动等形式,将传统美德从小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灵。
清镇市的诚信建设以“诚信农民”为开端,历经5年探索,已拓展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农民(市民)主体、企业主推的“四位一体”新模式,诚信体系建设案例不仅入选“中国社会治理创新范例30佳”,还荣获了“2014年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诚信,已然成为湖城清镇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张卡片”助推个人诚信
“平时卖96元一把的拖把,如果持有‘诚信清镇卡’只需69元。”近日,清镇市“诚信大篷车”开到红枫湖镇塘边村,商家一吆喝,就迅速引来了数十位群众。刚拿到星级证明的耀国学,一口气就选了7样日常用品,一结账,总共才100元。若按原价购买,需140元。
“诚信清镇卡”为智能芯片卡,在拥有银行卡所有功能的基础上,持卡人在刷卡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其诚信等级。根据诚信等级,持卡人除享受优先办理、利率优惠外,在行业管理部门创建的“诚信商圈”,还享受“吃、住、行、娱、游、购”的VIP服务及折扣优惠。今年3月“诚信清镇卡”发行以来,已有1万多户群众享受到了“诚信卡”带来的实惠。“诚信清镇卡”,已被大家誉为“第二张身份证”。
“‘诚信清镇卡’的发行,是我市以奖励扶助政策激励个人诚信的举措之一。”清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筑蓉告诉笔者,在诚信农民、市民的创建过程中,主要采取“四个步骤”助推个人诚信。首先是以规范的标准引领诚信。制定了《诚信农民(市民)标准100条》,并组织开展诚信评定。其次,是开发、建设、完善诚信建设综合管理系统。制定了5339条征信标准,开设了358个征信端口,建立了覆盖全市的诚信征信系统,并实行“加分晋级、扣分退出”动态管理。第三,通过发行“诚信清镇卡”、开展“诚信为民”主题活动等系列措施,以奖励扶助政策激励个人诚信。最后,以失信受制的方式惩戒失信。
截至目前,清镇市已评定诚信农户98175户,诚信市民50212户。同时,20人被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榜”,终止享受一切诚信优先优惠政策。
“两个名单”创建诚信企业
“‘诚信清镇卡’发行后,我们立即开辟了刷卡通道,凡持有‘诚信清镇卡’的个人或单位在超市购物,均可享受九七至九五折优惠。”清镇市家多福购物广场总经理夏源说,“这是件双赢的事情,在做让利的同时,我们超市的品牌价值也得到了更多的体现。这不,通过评比,我们今年就进入了诚信建设系统‘红名单’。”
在清镇市诚信办,我们了解到,为推进诚信企业创建,清镇市设定了“两个名单”(红名单和黑名单),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不同的诚信创建标准、评定办法和征信动态管理标准,对号入座进行评定。凡进入“红名单”的企业,一律悬挂诚信行业牌匾,并享受管理部门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反之,除被公开摘牌,还将勒令限期整改。
“凡进入‘红名单’的企业,我们就积极吸纳进入‘诚信商圈’。一方面,享有各部门的诚信优先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必须为诚信市民、职工等提供相应的优惠和折扣。”清镇市诚信办负责人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清镇市已建立了1万多家工商户和1000多家企业的基础信息,评定出诚信企业134家,其中46家企业加入了“诚信商圈”,并提供100余条折扣优惠,最高折扣可至8折。
“三项举措”打造诚信政府
日前,在清镇市第三季度的诚信考核中,6家考核分值低于90分的单位,被清镇市纪委进行约谈,并书面指出其存在问题。“如果诚信工作还抓不上来,视情节还将对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工作岗位调整、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罚。”
这仅是清镇市强力推进诚信政府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诚信政府创建过程中,清镇市按照领导干部、政府机关率先垂范的原则,实施了“三项举措”,形成了全面推进“诚信清镇”建设的强大合力。
——严格开展诚信职工、诚信机关创建。清镇市84家单位均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制定诚信标准,按照评定办法对职工进行诚信评定,以创建促行风转变、以创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市场监管局、发改局、卫计局、生态局就分别开展了“诚信工商户”“诚信价格单位”“诚信药店”“诚信医院”“诚信环保企业”等诚信创建活动。
——制定针对职工的诚信奖励。在干部提拔任用、评先选优、年度目标考核等方面,实行诚信优先,非诚信职工一票否决,诚信职工享受工薪乐、随薪贷等信贷资金支持。
——以诚信指数作为机关考核指标。设立诚信监督电话,开通网上投诉、举报平台,整合纪检监察力量,开展诚信督查,以诚信综合指数考核工作业绩,实行失信问责。
截至目前,清镇市9个乡(镇)均被评为诚信乡(镇),已评定诚信机关40家,诚信职工8260名;50家单位已出台优先优惠政策350条。(胡俯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