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爸爸”张和民
和熊猫在一起。 (资料图片)
“爱心饲养”。 (资料图片)
“熊猫家庭。” (资料图片)
他有最开心的工作,他有最揪心的工作;
他的职业无数人羡慕,他的职业很少人理解;
他经历着乐趣无穷的人生,他经历着备受煎熬的人生……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种动物。只是,这种动物不寻常,它们是——大熊猫。
而我们的主人公张和民,被称为“熊猫爸爸”。
为圆熊猫梦放弃美国“绿卡”
1992年,一个悲喜交加的年份。
一只熊猫宝宝出生了,这是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第一只人工繁育的熊猫宝宝。张和民和同事们欢呼雀跃,因为这是他们十几年不懈努力的结晶。
然而,就在180天后,熊猫宝宝突然死亡。
“那种痛苦和绝望简直快令人疯掉了。”张和民回忆。
1983年,22岁的张和民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当时正值箭竹开花,全国野生大熊猫普遍断粮,大熊猫家族面临严峻的考验。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到大熊猫受灾最严重的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从此,他与这种举世闻名的古老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卧龙的圈养大熊猫只有10只,大熊猫繁殖研究工作非常艰难。一场暴雨,泥石流就把公路斩断,跟外面的世界绝缘,甚至吃不上菜、看不成病……艰苦的条件、枯燥的生活,吹熄了一群年轻人追梦的热情。与张和平同来的110个大学生,最后只留下了6个。
1987年,张和民被公派到美国爱达荷大学攻读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硕士学位。他发现,美国科学家对他们国家大多数野生动物的种群情况、流行疾病和栖息地变化都了如指掌,而当时在中国,对国宝大熊猫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都对圈养大熊猫的繁殖一筹莫展。”张和民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曾多次派遣外国专家到中国共同研究,十年间仅繁殖了一只大熊猫,而这只也只活到了两岁。
他拿到毕业证时,学校表示,只要他们夫妻俩填一张表格就能领到“绿卡”。可是张和民认为,作为第一个在美国获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只有回国从事心爱的大熊猫研究,才是正确选择。于是,他婉拒了国外邀请,带着妻子回到卧龙。
用“爱心饲养”让大熊猫“来电”
张和民发现,那时大熊猫彼此总是“不来电”,它们被送进“洞房”后总是打架。一次又一次失败,张和民终于意识到,繁殖中遇到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大熊猫的情感问题。
“野生大熊猫都是喜欢独居的,我们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没有看到大熊猫也是社会化的动物。”他说,圈养的大熊猫被单独关在笼子里,每天饲养员朝九晚五上下班,人和熊猫、熊猫和熊猫之间,没有什么感情。
张和民决定,把熊猫们聚在一起,让它们“自由恋爱”。他向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新要求——学会和熊猫说话。
饲养员吴代福回忆,刚开始喂养大熊猫“月月”时,它脾气不是很好,经常抓他。后来,吴代福边喂食边夸奖“月月”,比如“今天真乖”“‘月月’真可爱”。
功夫不负有心人,“月月”仿佛听得懂饲养员的话,变得温顺起来。一个多月后,吴代福一叫“月月”的名字,它就会应声跑来。两个月后,“月月”居然能看懂吴代福的手势动作。又过了一段时间,研究中心要为“月月”抽血,它竟然顺从地伸出手掌,完成了不用打麻醉就直接进行保健治疗的全部程序。“月月”是中心进行“爱心饲养”最早的一只大熊猫,结果非常成功。
张和民说:“大熊猫和人一样,心里一紧张,激素分泌出现问题,就会生病。”
“爱心饲养”解决了大熊猫繁殖过程中的“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三大难题。2013年我国大熊猫繁育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共繁殖大熊猫34胎49仔,成活42仔。占世界圈养大熊猫种群总数的50%以上。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
放大熊猫“回家”
2013年11月,两岁多的大熊猫“张想”从卧龙野化中心“毕业”,戴上了无线电颈圈,准备放归山林。
笼门开了,调皮的“张想”迟迟不出来,用竿子轻轻敲敲,它才缓缓走出笼门,一路小跑,钻进了密林。
张和民在一旁目送“张想”,眼中泪光闪烁。
让大熊猫回归大自然,一直是张和民与同事们、乃至中国大熊猫研究者努力的方向,也是全世界熊猫爱好者的梦想。可是,张和民曾经遭遇过惨痛的失败。
2003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启动了大熊猫野化培训第一期项目。2006年4月,五岁雄性大熊猫“祥祥”在卧龙的“五一棚”地区放归,成为第一只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
放归很快就遭受挫折。当年12月,“祥祥”在野外与同类的争斗中受伤,中心把“祥祥”救了回来,等它伤势恢复后又放归野外。
可是,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祥祥”的无线电信号停止了。人们急忙去找,发现的是“祥祥”冰冷的尸体。
“听到时真是当头一棒。”张和民说。在他30多年的大熊猫研究岁月里,已是第三次为大熊猫流泪。事后,外界对他严厉指责,甚至家人也不理解,认为对“祥祥”的伤后放归是“让大熊猫去送死”。
此后几年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一直笼罩在“祥祥”之死的阴影里。可是张和民顶着压力,继续进行大熊猫野化放归。他坚持认为,野化放归是恢复和重建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
今年4月初,“张想”野化放归已经5个月了。按照监测工作计划,四川省林业厅启动了“张想”回捕工作。经过20多天的搜寻,在野外的一棵冷杉树上发现了正在努力爬树的“张想”。
大家发现,“张想”毛色亮丽,体表无寄生虫,还“长胖”了3千克。这说明,“张想”的身体健康,已顺利通过了一个冬天的野外考验,基本适应了野外放归生活。
体验结束,工作人员更换了“张想”的项圈等工作,就地放归。这一次,张和民笑得很开心。
“‘十二五’期间,我们每年选择3至5只熊猫来进行野放驯化。争取能有8至10只大熊猫回‘家’。”张和民说,“我们这代大熊猫科研人只干两件事——圈养大熊猫繁育和大熊猫回归野外,这两件事足够让我干一辈子了。”
新华社记者 冯昌勇 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