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执法严打“八大黑” 贵阳市启动“风暴”专项行动

16.03.2016  08:41

    日前,贵阳市启动环保执法“风暴”专项行动,将重点打击八大“黑内容”,200多家企业成为重点执法监管对象。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相关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贵阳市今年将以“黑废水”、“黑烟囱”、“黑废渣”、“黑废油”、“黑项目”、“黑辐射”、“黑数据”、“黑名单”八大“黑内容”为重点打击目标,严处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去年开出1623万罚单

    据了解,2015年,贵阳市开展了“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和环保大检查,全年共检查企业8854家次,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339件,案件数为2014年的2.35倍,居全省第一,停产整改企业33家,限期整改企业398家,处罚金额1623万元。

    其中,办理适用新《环保法》的案件25件,查封、扣押企业17家,责令关停企业1家,限产、停产企业4家,移送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案件1件。

    另外,记者从昨日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贵阳市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工作力度,无人机等环保神器也纷纷上阵。截至3月10日,贵阳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682人次,检查企业667家次,下达执法文书40份、立案处罚32件、处罚金额80万元。

    据悉,立案处罚的32起案件中,属于打击“黑废水”5件,属于打击“黑烟囱”6件,属于打击“黑废渣”1件,属于打击“黑项目”15件、属于打击“黑辐射”4件。

    依法取缔不符合政策的工业企业

    “我们将以打击‘黑废水’为龙头,全面实施水环境执法打击。”据贵阳市生态文明委副主任刘昌权介绍,贵阳市将全面排查各流域的各类排口设置及水质状况,特别是摸清南明河、金钟河沿线排口设置及规范化情况,严厉打击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方式偷排污染物或私设排口的违法行为。

    在打击“黑烟囱”方面,贵阳市将排查“白天冒白烟,晚上冒黑烟”的大气污染“黑排口”,坚决取缔非法“黑烟囱”,严查严打通过偷排、偷放等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行为。同时,打击规模餐饮服务经营场所未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的行为、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车辆未采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以及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行为。

    “另外,我们还将严厉打击非法收集、贮存、转运、销售、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对工业渣场、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其附属设施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的,一律从严处罚。”刘昌权表示,在打击“黑废渣”方面,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严厉打击涉及汞、铅、铬、镉、砷、锌、锑、锰、金等金属开采、冶炼企业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和随意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黑废油”,则是开展以废机油为主的废油类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对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公交公司及其他废机油、废油类物质产生、处置单位进行排查,打击非法收集、贮存、转移、销售、处置、利用废机油的环境违法行为,让“黑废油”无处可躲。

    重点执法监管超过200家企业

    “黑项目”和“黑辐射”作为贵阳市专项行动的自选打击内容,贵阳市将全面开展建设项目环评与环保“三同时”监督检查,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同时,严厉打击非法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未贯彻落实环保“三同时”电磁辐射违法行为。

    在严厉打击“黑数据”方面,贵阳市将严厉打击对监测数据和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对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将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一律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严厉打击环境保护失信“黑名单”则为对列入环保失信“黑名单”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实施失信惩戒的综合打击。

    据介绍,针对环境执法“风暴行动”重点打击的八大“黑内容”,经过前期摸底调查,200多家企业被列入重点执法监管名单。

    “希望市民一同参与进来,欢迎举报身边环境违法行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均可通过拨打12369环境保护投诉热线(24小时接受举报),举报一经查处,根据被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性质、情节和处罚情况,将给予举报人50元到2000元不等的奖励。(记者 王奇)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