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在路上——记茂兰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赢纪实
“茂林修竹山厚重,兰心蕙质人朴实”——这是到过茂兰的人对茂兰的印象也是对茂兰的赞美。在茂兰,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美如风景。
1984 年,茂兰保护区成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MAB),2007年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内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形态多样,各种明流、暗河、瀑布、深潭、湿地形成了集山、水、林、洞、瀑、石为一体的喀斯特森林奇特景观,享有“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和“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等美誉。
然而,这一切美名美景的背后,是当地87个自然村寨11086名群众和无数关心茂兰的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据了解,茂兰保护区建立31年来,保护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落实了管护目标责任,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林区、村寨和田间地头进行巡护、宣传、检查,消除了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隐患,林业案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十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确保了保护区的生态安全,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森林蓄积量较保护区成立之初增加了198725立方米之多,在喀斯特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这个数字来之不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同步小康的要求,茂兰保护区不能在经济发展中掉队,既要守住生态的底线,又要让社区群众在保护生态中得到实惠,茂兰保护区管理局一直在保护和发展的杠杆中寻找平衡。
“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措施落到实处。为此,茂兰保护区从源头抓起,改善社区生产生活水平,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
一是鼓励和引导社区群众利用农村新能源,缓和农村砍伐薪材矛盾。区内建造沼气池433口、节柴灶节柴炉300余口,改造56个村民小组村寨输电线路,共计15000米。通过开展农村能源节能改造项目后,年可少砍薪材1970立方米木材,改变了农村能源结构单一状况,减少了薪材的消耗量,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
二是加强社区基础建设,不断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建区以来,帮助社区修建及维护村组级公路和生产便道120处,累计达120多公里,解决人畜饮水及农田水利工程86处,修建水窖40口,维修村委办公楼、村卫生院及其他活动场所26处,改善村寨环境卫生,修建垃圾池22个,排污沟450米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村民造血能力。茂兰保护区累计举办水稻、玉米高产作物栽培技术,早桃、大板栗等水果类栽培技术,家禽、家畜养殖技术,旅游工艺产品,农家乐接待管理及服务等培训100余次,受训人数10000余人次。特别是注重开展一些特色培训,如竹编工艺培训,茂兰保护区充分利用区内可再生资源—竹子,在国际竹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选送青年群众40人次到四川青神县进行为期半年的竹编工艺培训。培训回来后,相续举办竹编培训7期448人次,成立了竹编专业合作社,培养了300多名竹编技术能手,获得当地“荔波县返乡民工创业标兵”、 “黔南州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和“贵州百佳创业小老板”等表彰。
四是积极申请社区发展项目,创造生态红利。以项目实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种养殖等绿色产业。资助了229户发展养殖,其中养鸡85户3385只、养鸭28户 1051只、养猪92户180头、养鱼16户11890尾、养鹅7户420户、养兔1户8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资助了52户发展种植业,其中种植经果林 25户(板栗800株、杨梅500株、沙梨2000株、马尾松7200株、香椿3000株、青天葵1亩);种植反季节蔬菜及野生蔬菜25户。开展以社区参与式中草药示范种植等项目。
五是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带动群众增收,分享绿色果实。茂兰保护区在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以来,引导区内适宜开展旅游接待的农户,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开发等活动。目前,发展农家旅游接待40余户,参与旅游服务人员1000余人,带动社区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
六是爱心助力,温暖山区。面对区内贫困儿童上学难的情况,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建立“爱存青山”网络平台,借八方之手圆求学之梦。截止2014年底,已累计资助山区留守儿童2858 人,其中:单亲家庭孩子787人,孤儿159人,残疾人家庭孩子362人,残疾孩子31人,留守儿童1519人。募集助学善款达178.22万元,并在每年的2月和8月底,由资助者续存到受助人账户,为区内贫困学子提供了资金支持。
通过扶持、引导社区发展林下种养殖业、成立竹编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帮助社区群众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生产便道建设,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生态移民,为社区解决了水利、交通、教育、生产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群众从对抗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再从支持到参与,群众逐渐认识到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创造金山银山,有效解决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赢局面。然而,对保护生态环境并不会因此结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将在茂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