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中国速度牵动世界目光

22.03.2015  04:27
原标题:7%的中国速度牵动世界目光

今天,在有数百位全球知名经济学家出席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上,中国7%左右的GDP年度增速目标几乎成为每位发言者都要说上几句的话题。

国内学者关注的是,新常态下,什么是GDP增长的新动力,7%左右的增速能否保障就业和社保目标的实现;国外学者关注的是,中国经济的列车驶入中高速轨道后,会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同时,国外学者也希望了解,中国学者如何给政府支招,让中国的经济增速保持在7%左右。

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站在了7.4%的台阶上,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看来,尽管这个速度是近一二十年来的新低,但并没有影响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保持较高的水准。过去一年,这样的经济新常态逻辑也成为社会共识。

刘世锦判断说,今年或明年,有可能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一个触底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应当以全面提升要素生产率为主线,把一批改革新举措摆上优先位置。

刘世锦开出的改革“药方”包括,改善政策性金融体系,为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投资搭建平台;加快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实现强政府向巧政府的转变等。

在刘世锦看来,随着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的转换,政府机构以往行之有效的一些工作方式就不太管用了,需要相应的转换。

他举例说,过去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但现在,这种做法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政府应该考虑不再搞设定具体目标和技术路线的产业政策,而发布战略性、前瞻性、预期信息,政府监管主要限于环境节能、安全标准等外部性问题,并且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监管的合理性和效率。

多位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7%左右的增长,需要包括政府自身革命在内的诸多制度改革。

在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看来,改革是释放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他说,过高的制度成本正在牵制中国的经济增长,而制度障碍带来的高成本问题是不可能通过市场经济来解决的,只能靠改革来解决。另外,我国原有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成本优势已在衰弱,制度成本带来的成本增长问题就更为突出,亟待改革。

峰会上,另一位改革派代表人物吴敬琏也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出路在改革。他说,我国早在1995年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是20年过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箭在弦上,这也是造成我国当下经济困境的原因。吴敬琏说,2014年被认为是改革的元年,启动了一些改革,但更多的利益问题还没有触及,希望今年能真正全面改革,这也正是中国经济突围的可能。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记得,一位外国学者说,他从两项内容看到了中国领导人改革的决心,一项是生育政策的调整,另一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在这位外国学者看来,这两项改革受益者最多,也是难度较大的改革,决策者向这两个领域举起改革的旗帜表明了强烈的改革决心。

蔡昉说,改革向最难的领域迈进,说明领导者已经明确,传统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效力不大,只能向改革要红利。他还介绍说,经济学家正在研究户籍制度改革、生育政策调整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蔡昉看来,新常态不仅带来了不确定性,也带来了巨大商机,关键是看有没有勇气去尝试不同的方向。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看到的就是中国新常态下的机遇。他认为,中国将在10年内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这意味着,中国人会享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这样就会减少储蓄进行消费,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安思杰牢牢记着3个与中国有关的数字:221座城市,每年750万名左右的大学毕业生,4400亿美元的网购规模。221座城市意味着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机会,750万名毕业生给中国带来源源不断的高层次人力资本,4400亿美元的网购规模在5年之内有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当然,如果再有改革的进一步支持,中国的经济依然会有很好的前景。

来自纽约大学的鲁里埃尔·鲁比尼说,全球经济学家对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增速都有不同的判断,乐观的有如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他认为中国经济未来5年仍可保证8%的增速,悲观一些的认为会在3%,而鲁里埃尔·鲁比尼认为,不管经济增速维持在哪个水平,中国都应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改善福利。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