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心中的焦裕禄: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邻家大哥”

16.11.2014  13:47

新华网杭州11月16日电(记者董芮 刘明洋)她拿出一张焦裕禄30多岁时的黑白照片自豪地说:“那时我父亲个子很高,长得很帅,还在文工团工作过,演过歌剧,爱拉二胡。用现在时髦的话讲,是个很有文艺范儿的知识青年。”10日,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应邀出席浙江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大会,讲述焦裕禄生前事迹。期间,她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焦守云,现任河南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名誉副院长,多年来致力于宣传焦裕禄精神。回忆起儿时往事,如今已过花甲的她向我们娓娓道来。

“1947年父亲被调到渤海地区南下工作队时,干过文工团。为了做好宣传工作,当时他参与排演了大型歌剧《血泪仇》,在其中扮演主角王东才。他激昂悲愤的唱腔,生动形象的表演,感染了不少观众。”

父亲老家在山东,那里是孔孟之乡,受儒家思想熏陶,家里即便再穷也会送孩子上学。可能是天生就有文艺细胞吧,他从小就学拉二胡,而且拉得很好,具有专业水平。

解放战争后期,父亲随军从山东辗转到河南尉氏县。当时他经常拉着二胡做群众工作,大家一听有人拉二胡就纷纷围上前去。父亲这时便开始跟大家讲党的方针政策,我的母亲就是这样被他的二胡琴声吸引的。刚开始母亲只是羞涩地站在远处听,后来是走到近处听,直到走进父亲的心里,最终两人成为彼此的知音。

虽然父亲出生在山东,但长期在河南工作。小时候,他的口音夹杂着山东、河南两地的味道。他脾气很温和,从未打过我们,有时还会领着我们去看儿童剧。每次回家,我们6个孩子就围上去,怀里搂的、腿上坐的、肩膀上趴的,听他给我们讲故事、教唱歌。

他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个‘一二三’,但通过对我们实实在在的严格要求,树立起了正派、严谨的家风。现在我还记得,1963年我姐姐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兰考酱菜厂里去腌咸菜。一个县委书记的女儿、十六七岁的漂亮大姑娘,天天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地卖咸菜。当时的初中毕业生也算是有点文化的人,县里不少部门也在招工,但父亲坚决不同意姐姐去,而是要求姐姐好好补上劳动这一课,以身作则反对搞特殊化。

有一次父亲从外面回来,母亲给他蒸了一小碗米饭,还特地给患有肝病的父亲放了点红糖。当时我们6个孩子、12只眼睛都盯着他的碗,他一边走一边拿筷子给我们每个人的碗里拨一点,最后他的碗里基本就空了。随后,他问哪儿来的大米?母亲说是组织‘照顾’的。他严肃地说,‘我这不老不小的受什么照顾啊?’赶快把剩下的大米给在兰考栽泡桐树苗的大学毕业生送去。他们吃不惯粗粮,经常上吐下泻的。

做人讲感情,做事讲担当。这是父亲一生践行的箴言,即使现在看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父亲本可以不去兰考除内涝、风沙、盐碱的‘三害’。当年是组织找他谈话问其意向,并不是命令他去。最后他由于过度劳累,肝炎恶化成了肝癌。

他说过,我要当人民群众的儿子,而且还是孝顺儿子。他兑现了。

2014年,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老照片已经泛黄,半个世纪已过去,这个远去的身影,却并没被岁月阻隔,反而让人看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