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的背后:房企盈亏底线并不是降价的真实空间
连锁性反应会急剧放大危机,真正可怕的并不是单个项目和企业垮掉,而是些微风吹草动有可能引来的一发不可收拾。
在当前地产面临巨大压力之际,楼市房价下降的空间究竟可能有多大,显然更受市场关注。而近日的两则上市地产公司的公告,则为这种关注打开了想象空间。
一则公告来自贵州龙头房地产公司中天城投。该公司在其5月23日的非公开发行事项公告中称:当(贵阳国际金融中心一期商务区)项目销售均价下降15%时,项目整体销售净利率为10.83,仍可实现盈利。当项目销售均价下降32.93%时,项目仍能实现盈亏平衡。
另一则公告则来自莱茵置业。该公司在5月19日发布的非公开发行事项公告中,分别对旗下两个住宅项目“枫郡”和“莱茵知己”的盈亏平衡进行了测算,测算数据显示,当销售均价下降15%时,两个项目均可实现盈利;当下降23.22%时,枫郡项目将达到盈亏平衡,而莱茵知己的盈亏平衡则在下降18.44%。
虽然此类公告性质的盈亏测算,与实际情况肯定有一定差别,但作为一个参照,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透露了地产公司的承压能力。此轮地产调整期间,有许多观点主张政府不要过度干预,让市场自动去寻找到价格的平衡点,也就是对于降价放宽容忍度,以达到梦寐以求的地产调控的目的。这种想法显得过于天真了。当前的地产调整,未必全然是房地产行业出了问题,更可能的,是现在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甚至,与目前央行正在小心翼翼推行的利率市场化也有一定关系。
宏观经济形势方面,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已经明朗,同时美国宏观经济正在好转,从而引发了资本外流趋势的加剧。尽管相比于地产投资的资本密集度,货币基金抽走的资金看上去微不足道。但买涨不买跌的市场心理,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内,肯定会放大地产对于资金的渴求。
假如暂时抛开土地财政的因素,我们会发觉,地方政府目前对于地产危局的忧心忡忡,更多是担心会引发连锁性的经济动荡。坦率来说,很多地方经济,除了地产以及围绕地产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还真没有其他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在这种局面下,稳定地产也就是稳定地方经济,也就成为地方政府别无选择的选择。
上面两则公告所测算的盈亏平衡点,真的预示了房价的降价空间吗?对于单个公司和单个项目来说,这种空间恐怕是真实的,但是之于地方的一个产业以及整体的地方经济来说,这种空间很可能并不存在。道理很简单,连锁性反应会急剧放大危机,真正可怕的并不是单个项目和企业垮掉,而是些微风吹草动有可能引来的一发不可收拾。
延伸阅读:
"零首付"首现北京:楼市已临小拐点 房企日子不好过
物流地产"蛋糕"净租赁回报率高 房企争锋抢食
部分房企加大促销力度 万科刚需大盘降价三成
中天城投公告泄漏房企底线:降价32%仍可保本
一场华丽冒险:中国房企争相"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