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福音:米其林来了!最近上海好餐厅都在寻找两个人

24.05.2016  10:22

吃货福音:米其林来了!最近上海好餐厅都在寻找两个人

神秘的米其林特派员

    最近上海但凡自视有点江湖地位的餐厅们都在相互打探,如临大敌地在就餐人群里寻找着这样一对“形迹可疑”的顾客:均为男性,50岁上下,点餐时对水特别讲究,喜爱环顾四周,可能会故意跌落餐具......

    他们的身份是米其林派来的暗访评委,单用唇齿与味蕾就能决定餐厅得分。

    5月17日,米其林中国宣布,中英双语的《米其林指南上海2017》预计于下半年发行。这是继新加坡与首尔后,米其林在亚洲的第三本红宝书。

    可以简单粗暴地将《米其林指南》理解成餐饮江湖的百晓生兵器谱:上榜的各家美食店铺均配有分数、等级、位置、以及专业评语。

    红色的《米其林指南》之所以被认为是红宝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匿名品餐制度。美食家必须像一位普通顾客那样就餐、买单。1976年的法国喜剧电影《美食家》(L’aileou lacuisse)就有部分桥段映射米其林特派员。他们有时需要故意装出外国口音,或是男扮女装,考察餐厅应对能力。这批神秘人大多拥有酒店管理类专业学历背景,在餐饮酒店行业有5至10年的工作经历,每年在餐馆吃250顿饭。

    上海厨师们一边磨刀霍霍,一边心中默念“努力摘星”“保二争三”“冲击三星”。可通常直到米其林上门联系时,餐厅才知道自己被秘密评鉴过了。位于外滩三号的西餐厅Jean-Georges就属于其中之一——米其林不久前上门联系,向它索要餐厅信息以及图片。

香烤原只龙虾配香辣奶油酱及自制幼薯条/l'AtelierdeJoëlRobuchon。

     评分准则难以揣测

    一旦“老前辈”们闯关成功,剩余群众的心情自然变得焦灼起来。尽管米其林星级公开过评审范围:食物水平、原料的质量、准备食物的技艺水平和口味的融合、创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和烹饪水准,但是评分准则却难以揣测。The Commune Social厨师长Scott Melvin说:“评鉴准则或许有很多条,但我完全没办法猜测。能做的只有尽本分,提供好酒、美食、服务。”

    在“争二保三”的阵营中,永远少不了法餐。

    法国名厨Paul Pairet在上海开有法式现代餐厅Mr & Mrs Bund,以及无法被归类的前卫餐厅“Ultraviolet”,两家餐厅都曾打进“全球50家顶尖餐厅”榜单。营运总监Ju-lien Moreno表示:“并没有特别做准备接待米其林的匿名评委,再者若是把‘迎接米其林评委’当成特殊任务,可能无法在压力下做到平常心。”

    不过就像同班同学会互相猜测这次期末考谁能得第一,餐厅们也都有自己的排名。

    “如果问我个人看法的话,Ultraviolet极有可能会是三星得主,”身为同行的Nicolas Defremont说道,“在那里就餐会是一次非常惊艳的体验。”两个月前,他所服务的餐厅l'Atelier de Jo·l Robuchon在外滩十八号正式开业。其创始人,法国名厨Jo·l Robu-chon在全球范围内的餐厅总计摘得26颗米其林星。“米其林选择在现在,而不是10年前进入中国? 那是因为当时的市场还不成熟,要出书的话,内容总要充足吧。”Nicolas De-fremont非常看好今天的上海高端餐饮市场。

     从吃饱晋升到享受

    “米其林进中国,对整个行业的推动意义很大,”创立法式餐厅Paris Rouge(巴黎红)的刘高辰说,“这标志着大家将从吃东西晋升到享受美食。

    米其林给上海餐饮界带来的骚动毋庸置疑,中餐界的紧张感可能远远高于西餐界。在西方体系中生长起来的西式餐厅对米其林更为了解,而且年数稍久一些的餐厅内大多配有米其林星级厨师。中餐厅们的担忧在于,自己是否与西餐共享同一评分标准。2008年,米其林首推《香港、澳门2009》指南时,部分香港著名粤菜食肆,包括福临门、富临饭店及镛记只获得一星评级,被当地美食评论认为严重低估。

    “近来传得人心惶惶,米其林毕竟只是推荐,而不是判决书。”一位中餐厅负责人说道:“得了的话,皆大欢喜,不得的话我也要活下去啊。

     要命的星星

    跻身米其林餐厅的行列无疑会给餐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于很多厨师而言,三颗星是毕生追求。获得一星的厨师,只要保持既有的水准,这颗星便可以一直保留,但是二星或者三星的厨师,一旦疏忽就会被降级。一星到两星的餐厅,每年大概至少要15次的反复评鉴,而三星的餐厅则会更多。

    因为每年要更新,列名的厨师和餐厅必须随时谨慎,认真对待每位来访的顾客,生怕来之不易的星星会被摘掉。巴黎名厨Alain Zick因所在餐厅由三星降为二星而自杀。

     米其林的品鉴符号

    出现在《米其林指南》上的餐馆至少先要获得到“一副刀叉”的标记,这种标记是指南对餐馆的基础品评标准,从“1副到最高的5副”表明餐馆的舒适度。在此之上的评选,才是米其林星级,从一颗星到最高的三颗星。

    三星餐厅(★★★Exceptional)是最高级别,是值得人们特意为之安排出时间制定旅行计划,甚至是坐飞机专程前往就餐的餐厅。

    二星级餐厅(★★ Excellent)是绕路值得去的餐厅。一星级餐厅(★Very Good)是附近众多餐厅最好的选择。

    从定义来看,一颗星是颁给餐厅食物品质的,第二、三颗则取决于餐厅的装潢,酒窖的品质和大小,以及服务人员素质。

     做轮胎的兄弟 推出美食指南

米其林公司的创始兄弟André和édouard。

    若论出身,被尊为餐饮权威宝典的《米其林指南》实则来自草根,起初只是随轮胎附赠的小册子。米其林公司的创始兄弟André和 édouard在1900年8月,也就是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当口发行了首批指南,意在促进汽车旅游,进而带动轮胎生意。当时法国的交通工具仍旧以公车、自行车为主,全法的汽车车主仅有2400人。之后的汽车发展进入快速通道,米其林工厂在1906年开进意大利,一年之后又迅速登陆美国。

    不过免费提供了二十多年后,兄弟二人突然意识到,有品质的商品才会得到重视。于是指南引入评分机制,开始收费,并按照封面颜色分为红、绿两本。红色主攻餐厅和酒店,绿色手册则向汽车车主指明加油站、医生、公路地图以及游览信息。二战期间,德军先行部队甚至靠着指南迅速入侵法国。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