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壮丽诗篇
科学发展的壮丽诗篇
——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1988年成立的毕节试验区,在26年的探索试验中,勇于“作示范、探路子”,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的跨越,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创造了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2014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毕节试验区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毕节试验区26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寄予殷切期望,为毕节试验区奔向同步小康注入最强劲的精神动力。
为了展现毕节试验区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所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本报从今天起在一版推出“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系列报道”。
高高的乌蒙山,风力发电的“大风车”缓缓飞转,吞风吐电。韭菜坪、百草坪、西凉山、马摆大山这些离天最近、狂风劲舞的山峰,成了贵州新能源开发的主战场。
深壑的乌江谷,长堤锁住滚滚水龙。洪家渡、引子渡、索风营等梯级电站高峡出平湖,与金沙、纳雍、黔西、大方等地的火电一道,奏响了“西电东送”凯歌。贵州省投资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如火如荼,黔西北人民不久将“水梦”成真。
黔西北苍翠的山水间,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处处村庄美丽如画,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中心工作全面展开,一项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黔西北人民由衷地唱起了《毕节试验区四季歌》:“春季里来气象新,新气象里想亲人;三大主题来引领,他和我们心贴心……试验区来往前奔,同德同向又同行;洞天花海美如画,科学发展万年春。”
谁曾想到,这片富饶而多彩的土地,曾经陷入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困膨胀的恶性循环生存怪圈中——
绝境突围,破解恶性循环生存怪圈
地处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地区,面积26846平方公里,是贵州母亲河乌江和珠江的发源地。黔西县观音洞、赫章可乐汉墓群、大方奢香博物馆等遗址,彰显着远古以来的“文明之光”;彝族撮泰吉、苗族滚山珠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毕节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织金洞、百里杜鹃、草海、九洞天等自然景观,构成了黔西北的迷人风景线;马铃薯、油菜、辣椒、茶叶、中药材等丰富的生物资源,展示着农业产业化的开发前景;丰富的水能资源,使毕节成为乌江流域梯级电站开发的重量级地区;煤、铁、磷、硫黄、铅、锌、钼矿等丰富矿藏,使毕节成为藏金聚宝的资源富集区……
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末,毕节在观念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闭塞等软硬环境的制约中,资源优势却难以变成经济优势,为了解决温饱,毕节人在刀耕火种中不断毁林开荒,导演了森林-耕地-裸岩的逆向演替,毕节陷入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生存怪圈,成为联合国有关专家眼中的“不宜人居之地”。
统计显示,1987年以前,毕节的年均土地侵蚀量达9000万吨,相当于每年毁掉50万亩20厘米厚的活土层。198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仅8.53%,石漠化面积达981.1万亩;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18人,分别比贵州和全国平均水平多34人和94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184元,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贫困人口高达345万,每年需调进1.5亿公斤救济粮。
面对严峻的现实,从1985年初到1988年上半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多次深入毕节贫困乡村调研、并邀请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智力支边协调小组等对毕节地区开展智力支边工作。经专家反复论证和贵州省委研究决定,报请国务院研究批复同意,于1988年6月9日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