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解读

17.07.2015  07:11

为推进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甘肃省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解读

本报记者 尤婷婷

省委、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做出了新的部署。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仅需要全省上下对贫困地区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予以支持,更需要大批优秀人才作为政策的执行者、项目的实施者和资金的使用监管者,投身到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中去。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以强有力的人才工作作为保障和支撑。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贫困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更好地为推进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为保障全省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实施,省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干部人才支持计划”)。

据了解,“干部人才支持计划”明确提出,紧紧围绕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以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为主战场,聚焦贫困县、乡、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精准选好配强干部、培养要聚焦贫困地区人才资源匮乏问题,加大智力扶贫力度、多渠道培养开发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力争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使每个贫困县都有一批熟悉现代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开展技能服务,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干部人才支持计划”的创新举措和亮点在于“八大行动”和“两项机制”。

八大行动”主要是解决贫困地区缺干部、缺人才的问题。

实施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每年从省、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1000名干部,到58个贫困县(市、区)的1000个贫困村挂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实施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行动,每年从省直机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省属国有企业选派58名副厅级及副厅级后备干部,到58个贫困县(市、区)挂任县委副书记。

实施干部能力素质锻造行动,开展精准扶贫能力培训,用3年时间对贫困县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乡镇领导、驻村干部轮训一遍;开展乡村干部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专题培训,每年培训2000人次的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型”干部。

实施引进金融和科技人才行动,每两年从国家有关部门、金融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引进100名金融和科技人才,到58个贫困县(市、区)开展智力帮扶。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行动,每两年从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和省直涉农机构,选派58名科技人才到贫困县(市、区)挂任科技副县长;精准开展科技特派员智力帮扶活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行动,每年省级安排的人才项目主要支持58个贫困县(市、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发,到2020年建成200个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实施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建功立业行动,每年从高等院校本科生中选聘1000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分配到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任职,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和乡镇驻村大学生干部全覆盖。

实施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行动,每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遍。

两项机制”主要解决基层资金不足和干部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是建立干部人才支持计划资金保障机制,从2015年起,省级层面实施的干部培训和人才培养开发项目资金重点投向58个贫困县(市、区)。二是建立精准扶贫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在扶贫攻坚主战场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的力度,提拔一批扶贫任务重、成效显著、“减贫摘帽”县的县委书记,重用一批主抓精准扶贫、成绩突出的市县乡领导干部,使用一批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充分、双联与扶贫深度融合、表现优秀的省市直部门干部,调整一批在扶贫攻坚中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领导干部,问责一批在扶贫攻坚上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效果不明显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处理一批弄虚作假、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的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重基层、重实绩、奖罚分明的用人导向。

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精准扶贫人才支持计划,最关键的是要狠抓落实。为此,省委组织部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在推进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才工作的重心放在服务精准扶贫上,进一步明确责任、找准定位、各司其职,紧紧围绕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这一重大任务,精准谋划、精准实施、精准推进人才工作。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着力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