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亮点看中国信心——当前经济形势述评之一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题:从经济亮点看中国信心——当前经济形势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刘铮、陈炜伟、王希
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承压已久的中国经济,三季度一些持续回落的关键指标出现了反转向好。
看似偶然中有必然。中国经济近来显示出的积极向好态势尽管仍需巩固,但已充分证明了中央持之以恒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积极成效。
2016年中国经济已进入“收官季”,虽然仍面临艰巨挑战,但全面完成“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趋势看好。这将进一步激发全国上下推动转型升级、迈向全面小康的坚定信心。
经济运行亮点闪现,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0.1%,看上去很微小的数字。这是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的同比涨幅。
54个月的PPI持续负增长由此被打断,长期压在全国工业企业身上的“巨石”终于有了松动,让经营者看到了盈利增加的曙光。
“这意味着工业领域的供求关系有实质性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
经济运行纷繁复杂,一个数据的变化可能是孤立的。但如果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数据同时出现同向变化,那么意味着,一个新的趋势出现了。
中国经济运行到三季度特别是8、9月间,出现了一连串相互关联的新变化,可谓新亮点闪现:
——企业利润有所回升。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4%,扭转了去年持续负增长的局面,特别是8月份利润增长近两成,创近年来单月新高。
——工业生产有所回升。三季度工业增长6.1%,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进入三季度以后,工业用电量、发电量、货运量等指标都明显好转。
——投资增长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比前8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8、9月份投资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
——企业贷款由降转升。9月份经营性贷款由上月的下降417亿元转为增加2063亿元,固定资产贷款由上月的下降1001亿元转为增加2263亿元,企业融资需求上升。
——先行指数和信心指数均出现回升。8-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0.4%,创近两年来新高;企业家信心指数、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均持续回升。
“和上半年比较,(三季度)稳的力量在增加,好的迹象在增多,趋稳向好的态势正在确立。”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说,“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企业效益回升、市场信心增强和企业基本面向好。
经济运行亮点闪现,不仅企业看到了机遇,居民也感到了实惠。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预期目标。9月份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三年多来首次低于5%。
放眼全球,中国经济“三季报”中闪现的亮点,不仅为世界所关注,也为疲弱、曲折的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发布时,亚太股市应声上涨。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报告,把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6.4%上调至6.7%。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表示,如果今年中国经济增长6.7%,那么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9%。